12月4日,坪山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勇做客《民生二维码》,与网友互动交流。通讯员供图
12月4日,坪山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勇做客《民生二维码》节目现场,在节目中与网友互动交流,就网友提出的关于教育、医疗、交通等热点民生问题,进行详细解答,赢得市民、网友一片“点赞”。
解码1
高水平建设坪山高新区
坪山高新区建设进展如何?李勇在访谈中表示,市政府近期召开的高新区扩区专项会议明确要求,将高标准推进坪山高新区的规划建设作为落实“东进战略”的重要抓手,加快形成“一园两核”的高新园区布局。坪山区将高标准推进坪山高新区建设,加快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将坪山高新区打造为聚焦实体经济发展的世界一流东部高科技园区。
目前,坪山区按照“先整备、后统筹”的思路,加快释放连片产业空间。依托国家级的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金字招牌”,初步打造出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以及无人驾驶等五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同时,围绕产业链补齐创新链,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北理工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深圳院等高端平台相继落户,区属国企鼎铉公司发布了全国首个基于自主代码、自主密码的区块链———聚龙链。
此外,坪山抢抓5G试点落户机遇,先后与华为、腾讯、商汤科技等企业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开展探索合作。高标准建设人工智能、商用密码、节能环保等现代化科技园区,创新广场启动招商运营,世茂创新城和未来科技城加快建设。
数据显示,在高新区建设的牵引带动下,前三季度坪山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89亿元,占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0%;新落户人才团队15个、新增高层次人才64人,“创新坪山”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解码2
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2月4日,深圳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出资“四个千亿”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坪山对于民营经济发展,也实施了相关措施,积极优政策、降成本、强服务、补短板,推动民营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坪山研究制定“产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出台并持续完善“实体经济振兴发展20条”,打好企业降成本“组合拳”;在服务企业方面,由区、街两级领导率队分头开展挂点服务,每月召开一次重点企业问题协调会,建立企业诉求清单和服务台账,“一企一策”解决民营企业实际困难。
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坪山有序推进第一批246个政务服务事项全区通办、全城通办,基本实现了“企业办事不出区、群众办事不出街”。今年10月,坪山申报的“构建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新机制助推法治政府和诚信坪山建设”项目,荣膺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成为深圳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区级项目。
在提升行政效率方面,坪山落实“深圳90”改革,全面优化审批流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总体压缩办理时限30%以上。将全区148个民生诉求渠道统一整合,打造“集中受理,统一分拨,快速响应,闭环运作,跟踪督办”的智慧管理指挥平台。
解码3
城市环境整治提升
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投资环境、市民生活质量、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坪山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城市环境提升,在投入、人力,机制保障上都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
今年,坪山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的部署,推行“行走坪山”一线工作法,区、街主要领导率队到最难“啃”、最脏乱差、最容易回潮的区域,重拳出击、铁腕整治辖区环境卫生难题,推动环境品质和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今年8月份,坪山环境卫生指数首次进入全市前三,9月份居全市第二名,目前已连续3个月稳居前三名。
下一步,坪山将继续开展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高标准打造“一带、六园、十二门户节点”,让城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市民朋友们提供一个更加干净、舒适、美丽的城市空间。
解码4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坪山的宝贵财富和核心竞争力之一,坪山河就是坪山的“母亲河”,是宝贵的生态财富。
为保护母亲河,坪山落实“河长制”,建立了高位统筹、以上率下的治水工作格局,全面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具体而言,坪山创新采取“精准截污、分散调蓄、分散处理、就近补水”的治理模式,实现干流、支流治理同步,处理设施与管网建设同步,正本清源与雨污分流同步,最大限度避免工程不同步、治理不协同造成的干扰性污染。
目前,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8%,预计年底前可完工;建成区5条黑臭水体已实现“长治久清”,非建成区6条黑臭水体治理也已完工,10月份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部、住建部的黑臭专项巡查;同时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和正本清源改造项目,提前完成198公里的年度污水管网建设任务,完成383个排水小区改造。
下一步,坪山在保持好治水成果的基础上,将邀请世界一流团队对坪山河两岸进行高水平设计,打造特色滨水景观段,让市民群众共同享受到坪山河“水清岸绿景美”的别样城市魅力。
解码5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历史原因,坪山交通还有提升空间。为此,坪山将进一步统筹推进整个交通建设工作,力争尽快改变坪山交通建设滞后的现状,让坪山老百姓的出行更快捷、更方便。
铁路交通方面,坪山站已开通东达上海、南抵香港、北通长沙的直达列车班次;地铁方面,地铁14、16号线已经全面开工建设,预计14号线将在2022年12月、16号线将在2023年7月全线建成通车,届时坪山将进入地铁时代。
道路建设方面,南坪三期将在明年春节前正式通车,坪盐通道、东部过境、外环高速等高快速路也将在未来两年内陆续通车;正加快推进深汕西高速扩建,并配合做好宝坪通道和宝鹏通道的规划设计。此外,针对市民对公共交通的诉求,坪山将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设置,扩大公共交通覆盖面。
解码6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是坪山区高度重视的民生事业。一直以来,坪山区都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努力满足学位需求、加大优质学位供应。
为有效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坪山全力加快学校建设进度,2018年9月份实验学校南校区、马峦小学已经投入使用,明年还将完成第二外国语学校等6所新改扩建学校建设,再新增学位1.4万个。
与此同时,坪山着力解决学位“优”的问题。学校资源方面,大力引进市直属优质学校教育资源,与福田区推进合作办学项目,尤其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先后引进了4位全国名校长充实到教学一线,连续6批次赴全国双一流高校和6所部属师范院校,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300多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坪山区覆盖。
解码7
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自行政区成立以来,坪山不断加大高端优质医疗资源的引进力度。目前,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已经整体移交坪山,填补了坪山区三甲医院的空白;由德国脑科专家萨米教授团队管理的深圳萨米医疗中心已经投入运营;京外首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正式开业,吸引了市内外众多患者前来就诊;同时成功引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星荣影像会诊中心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拥军医学团队。
未来,坪山还将积极争取引进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让坪山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本版采写:坪山通记者张一鎏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余俊杰通讯员操能伟)近日,中共深圳市坪山区委组织部、党校联合举办了为期5天的市外转任公务员及新聘职员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