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丰富、充满童趣的图书馆深受学生喜爱。
乒乓球是翰林实验学校的特色项目和拳头品牌。
翰林实验学校美丽的校园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深圳晚报记者 佟艳婷 通讯员 聂晶
旖旎的银湖山,云山逶迤,如诗如画。重峦叠嶂之间,有一菁菁校园。郁郁绿茵草地,传来琅琅书声。
坐落在中心区后花园的福田区翰林实验学校,以翰林为名,承千年文脉,得时代之新。建校13载,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办学优势,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模式,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在福田教育“打造本真、适才、普惠的优质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学校秉承“砥德砺行,博学笃志”的校训,坚持“师生与学校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精心培育学生,真心关爱教师,全心发展学校,以“品学共融,全面发展”为育人目标,以“努力办成区域标杆学校和品牌学校”为办学目标,推进学校从外延到内涵发展,从普通向优质升级。
学校先后荣获“深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深圳市绿色学校”“深圳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以及“福田区文明单位”“福田区德育示范学校”“福田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福田区社会主义公民素养教育示范学校”等百余项区级以上荣誉称号。
如今,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翰林实验风华正茂,扬帆起航,踏上优质教育新征程。
1
书香校园:翰墨飘香培养翩翩少年
走进福田区翰林实验学校,温暖、活力的橙白相间教学楼映入眼帘,楼体上朱色隶书校名结合篆体校训,厚重典雅,别具一格。
南方的山水是秀气的,点缀在景致中的校园,格外精巧秀丽。沿着教学楼行走,你会发现这里处处是风景,步步都精彩。主体教学楼两侧,因地制宜,开辟出两块运动场,将中学与小学分区管理,既保持总体性又相互独立。狭长中空设计的教学楼,除了一字排开的教室,还有不少开阔空间,经过精心设计,成了孩子们的读书角、阅读亭等,极大拓展了学习、活动空间。
院落中庭,桂花开得正热烈,树荫下,或棋台对弈,或拾案静读,好不惬意。回廊转角,是师生们展示才艺的舞台,布艺手工、水彩油画,课堂内外的手工匠心,让人惊叹。细细一看,京剧脸谱等传统文化符号被巧妙融合到作品之中,透出橱窗玻璃,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翰林,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在翰林实验学校,共享图书角、国学讲堂、图书馆一应俱全。共享图书角没有老师值守,全凭学生自律,自己取阅、自己登记、自己归还整理,一本登记簿,孩子们一笔一画认真登记着借阅信息,他们知道,“共享图书便是共享快乐”。国学讲堂里,纯色宣纸配着朱红色四合如意镂空顶灯,翰墨丹青,文韵悠扬。
中学部和小学部的图书馆根据学生年龄、阅读习惯不同,设计了不同样式:小学图书馆颜色艳丽充满童趣,设计软包台阶,学生们席地而坐随性阅读;初中部的图书馆摆放了原木色桌椅,四人一组,既满足中学生读写需求,也方便小范围讨论交流。
在书香校园里,这些不断被强化的文化符号,慢慢深入到孩子们的骨子里,成为翰林实验学校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源远流长。翰林文学社举办的诗歌、童话、小小说、读后感的写作等文学讲座,领学生遨游书海,用心灵写诗,让生活说话。截至目前,师生创作了3000多篇(首)诗文,出版《翰林》18期,700余篇(首)作品获奖,500余篇作品在《语文报》《作文通讯》《全国优秀作文选》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文童话集《我叫彩虹》、长篇小说《花染墨痕》公开出版。培养出深圳十佳文学少年赖佳文、全国十佳文学少年陈颖祺、全国少年作家李佩玲等一批文学新苗。文学社获得“全国示范文学社团”“全国十佳文学社”“深圳市十佳文学社”等十余项荣誉。
2
课程贯通:融合实验引领内涵发展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优质的学校一定有优质的课程。福田区翰林实验学校把推进课程改革作为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和专题研究,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小学部相继引进并开发了乒乓球、室内赛艇、京剧脸谱、拉丁舞、足球等校本课程,“四点半”课程达43门,课程学位数可以满足100%的学生选课需求。中学部开设30门探究拓展类校本课程,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课程建设拓展了学生可学空间与教师发展空间。
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在教学中容易出现“两张皮”现象,怎么解决?如何转化为优势?在校长赵盟的策划和大力推动下,学校在课程的“贯”字上下功夫,坚持“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奠基”的课程理念,自主开发了4门具有九年一贯学校特色的中小学衔接课程,并编写了校本教材。同时,将六年级的部分管理职责纳入中学管理。通过有效设置中小学衔接课程和一体化管理,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年龄跨度大等特征,学校梳理设计了分主题、分层次、分阶段开展的序列化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社会实践活动,注重生活性、体验性、有效性,学生行为规范有序,待人诚恳质朴,遵纪守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也被评为“福田区德育示范学校”“福田区社会主义公民素养教育示范学校”“福田区文明礼仪教育先进学校”等。
3
艺体展能:综合素养奠基幸福人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倡导,“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通过艺术体育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不仅能够形成丰富的感知、沟通能力,还将有助于培养创造精神,形成健全人格。
翰林实验学校注重学生体能的发展和艺术素养的提升,成立了乒乓球队、田径队、篮球队等体育运动队和合唱队、舞蹈队、射击队、室内赛艇队、国际象棋队、观鸟社、京剧脸谱社、轻黏土造型社、纸艺造型社、T恤涂鸦社、书法社、DI竞赛队等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不久前举行的2018年福田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陈金仓同学获得男子100米冠军。舞蹈队刘馨竹同学获得2018年第三届中国体育舞蹈全国公开赛拉丁舞个人组金奖。福田区美术特色项目京剧脸谱课程参与面广,影响程度深,以京剧脸谱为元素的各类书法、布艺作品遍布校园角落,国粹艺术融入师生生活点滴。
翰林实验学校是深圳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和福田区体育训练基地,乒乓球是学校的特色项目和拳头品牌。在这里,乒乓球课程坚持普及与竞技相结合,聘请高水平教练,学生梯队化培养,每周开设普及课,依托“四点半”课堂开设精英提高班,乒乓球世界冠军王皓、国家队主教练李晓东先后到校参加活动或开展讲座,不断提升乒乓球文化氛围。乒乓球队在各级比赛中,包揽众多奖项,刘星宇同学获得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丙组团体第一名,乒乓球社团被评为深圳市优秀社团。
13载砥砺前行,13年改革再出发。如今,翰林实验学校立足梅彩片区重点开发建设大潮,在福田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和领导下,进入以“文化引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主要内容的标杆学校和品牌学校建设新阶段。学校不断夯实、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全力构建具有翰林实验学校特色的办学体系,努力办成区域标杆学校和品牌学校,为福田建设高品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贡献教育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深圳侨报记者伍思晗通讯员卞淑华)近日,由福田区委统战部(民宗局)指导、福田区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主办的“福田区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