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机关干部代表在宪法宣誓平台上向宪法宣誓。
盐田区首艘以宪法为主题的“宪法号”游轮。
近日,在离中英街仅一墙之隔的深圳宪法公园内,数十名机关干部、市民代表伫立于全国首个公民宪法宣誓平台,面向宪法墙,举起右手向宪法宣誓。市民代表徐贤说:“对着宪法宣誓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希望能把宪法宣传融入生活中,让更多人了解法治力量。”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磐石,今年盐田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办通过分类实施宪法宣教,创新宪法宣教载体,加强宪法实施措施,推动了法治中国示范城区建设。
“将法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盐田区在新起点上勇当尖兵、再创新局。”一直以来,盐田区大力推进法治强区。去年,在全省法治建设“四级同创”的背景下,盐田区制定了法治建设“四级同创”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各级各领域法治创建工作。同年,为进一步落实深圳市推进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部署,盐田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法治中国示范城区建设工作方案(2017-2020年)》,多措并举打造法治盐田品牌,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法律、宣传法治的浪潮,并朝着2020年建成法治中国示范城区的目标迈进。
1
打造法治盐田新品牌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盐田建区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对法治工作高度重视,辖区法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去年,盐田区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开展法治建设“四级同创”部署要求,围绕深圳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战略目标,以法治建设“四级同创”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各级各领域法治创建工作,不断夯实法治建设基础,持续提升法治建设水平。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黄伟平为组长的盐田区法治建设“四级同创”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区委政法委(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办)负责牵头抓总、督导考核、专题调研、宣传推广以及法治城区创建等工作。
此外,盐田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法治中国示范城区建设工作方案(2017-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共列出了4大类、23项、百余小项工作任务。在中英街的管理问题上,深圳市人大第六届二十二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在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将中英街管理局的职能法定化,规定其为管理区综合管理机构,破解了“多头管理、多头执法”的状况,彰显了法治“魅力”。
具体而言,《条例》规定,凡是涉嫌在中英街内携带违法或走私货物、物品,中英街管理局可对携带人的通行证信息和涉案货物、物品信息进行登记,通知海关或海防打私部门依法处理。记者了解到,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办还围绕“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工作原则,协调全区各部门,整合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助推《条例》顺利实施。目前,中英街内南北广场、大街小巷“水客”难觅踪迹,商业欺诈和售假投诉明显减少。学习法律、宣传法治的浪潮还促进了辖区企业的发展,其中盐田国际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加强了绿色港口、安全码头、和谐劳动关系司法点的建设,确保了港口的规范、安全、高效运转。
随着《方案》的逐步落实,盐田区也在逐步打造法治盐田的新品牌。今年,盐田区组织各部门在所有制产权保护、政府承诺守信践诺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7个产权保护领域开展专项自查自评工作,并成立产权专项保护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统筹协调辖区产权专项保护的各项工作。不过,对于全区而言,今年还有尤为亮眼的特色——宪法的学习宣传实施工作。
2
营造宪法至上、尊崇法律的社会氛围
今年5月,盐田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办在全市率先制定《盐田区2018年宪法宣传系列活动方案》,对宪法宣教和实施工作进行了系统化布局、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考核。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全区各级党委(党组)集中开展宪法学习70余次,全区495个党支部共开展宪法专题学习近千场。
领导干部带头学宪法
宪法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今年,盐田区将领导干部、青少年、两新组织从业人员等列为宪法宣传教育的重点,逐步扩展至全社会,力求增强全民宪法意识。
其中,盐田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会,集中观看徐显明教授“习近平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与宪法修改”主题讲座;区纪委组织全区党员、国家公职人员在“随身微廉政教育监督平台”在线学习宪法;区人大将宪法学习纳入人大代表培训内容,邀请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人李林教授为全区200多名领导干部开展专题讲座……
此外,盐田全区各中小学开设宪法教育课,利用主题班会、第二课堂、辩论赛等形式将宪法知识融入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宪法。“司机法治大讲堂”平台则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等系列宪法宣教法律服务,“法治惠企”项目组织律师、企业法律顾问举办宪法讲座,让广大货柜车司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能够学习宪法。
宪法教育也走进了基层,“宪法进万家”“宪法进社区公益普法”等活动,让宪法学习逐步扩展至全社会。“想不到在这个年纪,还能在家门口学习宪法,这个机会我很珍惜。”盐田居民赵女士说。
宪法宣誓将成为盐田法治“第一课”
今年,盐田区委区政府与市司法局将原“东和法治文化公园”更名为“深圳宪法公园”,并在该公园内搭建以宪法墙、宪法宣誓台为主体的公民自主宪法宣誓平台,作为普通市民向宪法宣誓、表达尊宪爱国情感的场所和平台。
近年来,盐田区政府向公园注入法治文化元素,建有反邪教宣传长廊、法治橱窗等法治主题设施,市民和游客在休憩游玩的同时即能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公园内还设置有法治惠民服务站。盐田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司法局局长章善斌向记者介绍,下一步将强化深圳宪法公园学习的功能,注入新的内容,提升环境,让公园真正成为弘扬宪法精神的场所。“希望宪法宣誓能成为"法治第一课",让法治成为盐田人的基本素质。”
寓教于乐是盐田宣传宪法的“秘诀”之一。不久前,为进一步创新宪法的宣传教育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的良好氛围,盐田区首艘以宪法为主题的“宪法号”游轮正式在盐田金色海岸起航。记者在现场看到,“宪法号”游轮船体外围左右两侧“宪法号”三个大字尤为醒目;风格各异、设计别致的宪法宣传广告映入眼帘;客舱内,宪法主题宣传画册、宪法精神广告语触手可得、随处可见。一名游客表示:“这个策划和设计非常用心,非常接地气,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让老百姓在海上畅游盐田的过程中,还能接受一次宪法主旨教育,学习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
全区各街道均通过省级民主法治街道创建验收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今年,盐田区实施宣誓制度,区人大常委会今年共举办宪法宣誓仪式12场,有效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履行法定使命。此外,盐田区依法组建监察委员会,落实宪法职责和《监察法》职责,依法对全区12家单位开展巡察工作。
在开展法治建设“四级同创”工作上,盐田区创建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区各街道均通过省级民主法治街道创建验收,全区19个社区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社区,创建率达100%。
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区,是新时期实现盐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建设尖兵的核心任务。据悉,盐田区将紧扣深圳市法治建设工作现状与需求,确保3年左右时间完成建设目标。
具体而言,盐田区将建立健全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同时,将加大宪法宣教创新示范项目,尽快将深圳宪法公园创建成为省级法治文化公园,将区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打造成全国有示范效应的宪法宣教平台,将盐田实验学校创建成为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在全力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区的基础上,打造盐田特色。(林炳权 叶嘉庚)
新闻推荐
漫画:王建明关键词区势深圳商报记者李红张妍若把十区(新区)比作深圳的10个孩子,每一个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与特质。就在今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