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小学音乐剧《我选我》代表深圳市参加广东省艺术展演。
“南山小学:深圳市创客实践室!”当家校公众号一发布此消息,南山小学的师生、家长纷纷打CALL、点赞,学校在全国优秀信息化校园、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深圳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深圳市阳光体育传统学校、深圳市书香校园、全国艺术教育先锋基地、全国书法教学实验(示范)基地等称号上又增添了崭新的一抹亮色,因为大家知道:“和·融”理念,悦然花开。
走进南山小学,你会看到印在教学楼外墙上醒目的红色标语,“和融南山,奠基人生”“学以致用,思行并重”“教之以智,育之以心”“学以灵动,习以融通”……这些校园文化都在诠释南山小学的教育理念——“和·融”。
作为一所创建于1921年、历史悠久的学校,南山小学“和乐”文化深厚,且近年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建设高起点开局、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由此,南山小学继承发展出“和·融”教育理念,“和而相融,融而不同”,通过开展各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办学内涵,培育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具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现代学习者。
据了解,南山小学正在推进“143工程”,即1个“和·融”理念,4个中心建设,3个本原。4个中心建设即:建设学生发展中心、校园艺术中心、未来学习中心、教师发展中心。3个本原即:一切教育活动的本原就是让学校优质、教师精彩、学生幸福。
●撰文:苏国锐陆建波图片由学校提供
1建设学生发展中心,为立德育德提供平台
南山小学成立学生发展中心,打造精彩纷呈的“和融少年营”。各种基于地域特色、学校实际及师生特点的课程、活动、举措纷纷出台,如实施“礼善信和”校本德育、开发《生命四季》生命教育校本读本、开设“南山人爱南山”综合实践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
据介绍,南山小学用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和·融”美德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融入教育全过程,开展“和·融”德育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包括:开展礼仪教育,培养行为美德;建设实践基地;落实经典诵读,让书香浸润学生心灵;建立和完善德育评价方案等。
亲其师,信其道。南山小学学生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老师要成为一眼活泉、一棵大树、一朵精彩而灵动的云,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为此,南山小学开展了“做学生喜爱的老师”主题活动,通过推行“五读”活动:读教育专著,铺垫理论;读文学名著,提升底蕴;读名师实录,感受成长;读期刊杂文,博采众长;读人文读本,浸润心灵,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德育品行。让老师成为榜样,让教育润物无声。
为了让家长协助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学校更是构建了“责任共担、和谐共育”的家校文化,实施家庭教育共享计划,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学期一次家教讲座、一次家长会、一次家访或电访、每学年一次家长看学校和融教育展示、一次“教子一得”征文活动。
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深圳市南山小学发展规划(2018—2021年)》一步一步落地、生根、发芽,南山小学构建了涵盖课程、活动、队伍、基地等领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和·融”德育体系,开花结果。
2建设校园艺术中心,培育学生艺体素养
“这是我自己捏的弥勒佛,多可爱,可别小瞧它,光这面粉都有讲究的呢!”2018年深圳市艺术展演现场,南山小学中华传统民间面塑工坊前,学生一脸自豪地向广东省教育厅领导介绍。
“剧本扎实,不落窠臼,学生表演很精彩!”艺术展演现场的一位专家对南山小学音乐剧《我选我》赞不绝口。
连获两项广东省中小学艺术展演荣誉的传统民间面塑、音乐剧,是南山小学着眼于学生体育艺术能力培养的一个缩影。
“每个毕业生都掌握两项以上的体育或艺术技能。”副校长王德威介绍,“和·融”理念融入课程和教学各环节,融入学生生命成长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新美,奠定追求美好未来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在此基础上,南山小学打造了开放式校本特色,围绕培养关键能力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在科技、艺术、体育、中国传统工艺等方面开发系统的校本课程,倾力打造以音乐剧、越剧、面塑、书法、剪纸、编织、创客、机器人、小发明、围棋、游泳、电声乐队为特色的校本课程。注重学生体育艺术能力培养,通过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阵地,建立“一级一技能”培养模式。
3建设未来学习中心,融通信息技术与科学素养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推动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的深刻变革。
按照《南山小学未来发展行动计划》,学校将通过“和·融”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从注重硬件建设转向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未来学习中心和智慧校园。
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南山小学推动学校升级改造,优化学校基础设施环境,推动实现“互联网+”的学校系统变革,形成“灵活、智慧、可重塑”个性化学习支持体系,促进空间、课程与技术融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私人定制的教育,实现个性化学习、精细化学习和沉浸式学习。
南山小学还将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方面进行的深度融合。在建设未来学习中心方面,建设实践体验中心,打破传统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局限,为学生开展自主式、项目式、研究性、综合性学习探索新路径。
据介绍,到2021年,南山小学将建设至少5间“未来教室”,争创南山区未来学校示范校,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设校级教育数据服务中心,打造智慧校园。
4建设教师发展中心,构建“和·融”教师团队
“"和·融"教育理念不是一个人想出来的,而是全校老师的智慧结晶,包含着老师们在新时代下的自我要求与期待。”南山小学校长李捷如是说。
在“和·融”价值引领下,南山小学旨在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掌握技术变革下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教师队伍,并且培养面向未来、在区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型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名师。
为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和能力,南山小学整合科研力量,强化核心科研团队建设,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和参与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与陕西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大学—小学”协同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推动学校教师全员参与教育科学研究。
在李捷看来,学校在物质条件、图书资料、激励机制等方面为教师培养提供支撑极为重要,“我们会完善教师成长支撑系统,组织丰富的文体活动,创建教师心理减压室,创建教师成长共同体,强化评课微教研,实行多元评价,以激励促发展。”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曾贤平通讯员王震)昨日,记者从南山区出租屋综管办获悉,今年以来,南山区探索出租屋分类分级试点,提升流动人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