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牛角龙花田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朱洪波刘锦城摄
2019年1月7日,坪山区挂牌成立满两周年。成立行政区以来,坪山区以创新驱动为引领,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产业核心、产业配套和产业环境的不断完善,为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坪山力量。而获得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这五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是坪山发展动能强劲的最佳注脚。
当前,坪山正加快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布局建设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区,打造深圳首个5G试点推广区域,这些大动作让坪山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南方日报记者刘婷婷
动能跃升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70家
2018年12月11日,2018年深圳质量大会召开,10家企业获得2017年度深圳市市长质量奖,其中有2家企业来自坪山区。他们分别是获得2017年度“市长质量奖提名奖”的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获得2017年度“市长质量奖鼓励奖”的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坪山坚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聚焦实体经济,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工作,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区域创新环境持续优化,产业发展呈现持续稳中向好态势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坪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亿元,增长9.4%,增速继续排名全市各区前列。截至去年12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70家,新增113家,增长43.6%;累计引进或打造省、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7个,共引进科技行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161人,新增86人,分别是2017年、2016年的1.7倍、2.9倍。
这一组数据的背后是坪山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医用传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坪山华意隆院士工作站、深圳百乐宝院士工作站、贺贤土院士工作站、深圳微健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等6个创新平台相继投入运营,此外坪山还拥有留创园、海科兴、金威源、生物医药加速器等4个孵化器,三和、众城、极光王、马峦创谷等4个创客空间。
去年一年来,坪山的创新链条进一步完善。坪山积极推动博伊特勒、莫索尔两大诺奖实验室申报,随着北理工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联盟、网联微光量子应用研究院,以及标志着我国在自由电子太赫兹源技术领域研究与应用正式开启的深圳奥谱太赫兹技术研究院、填补华南片区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检测平台空白的渝鹏新能源检测研究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和平台相继落户,坪山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为支撑、中介服务机构为纽带的区域创新体系,为全市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体制机制基础。
产业升级
优化产业链吸引优质项目落户
打造新兴产业集群,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集成电路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方面,当前,坪山集聚了中芯国际、比亚迪(中央研究院)、昂纳科技等国内知名企业,又先后引进了金泰克、基本半导体、优仪半导体、拉普拉斯等重点企业,产业集聚渐成规模。
如何结合坪山实际,在新兴产业布局上抢占先机?
结合辖区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的需求与实际,坪山在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加速布局,积极推动全市首个5G试点推广区域建设,并引进了具有产业链吸附整合能力的优质项目。
当前,坪山规划建设的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未来产业集聚区位于坪山高新区西部的核心区和东北部的拓展区,总规划用地面积5.09平方公里。集聚区将全面布局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及整机终端生产等领域,促进研发生产与应用反馈形成良性循环,打造世界知名的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
加强政策引导。当前,坪山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坪山区促进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多管齐下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促进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加强互动与合作,推动形成产业链整合效应。
专家表示,集成电路作为新能源汽车与生物和生命健康产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与底层,在坪山拥有天然的应用环境,产业的融合也更容易孕育出更有活力的新模式、新业态,随着产业核心、产业配套和产业环境的不断完善,坪山的未来发展将不可估量。
环境改善
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短板
“今天,我只有一个身份,坪山区图书馆馆长……”1月5日,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在坪山开讲,邀请坪山市民分享书籍和坪山故事。
2018年11月19日,坪山图书馆(新馆)馆长聘任发布会举行,历经近3个月全国公开遴选,周国平正式出任坪山图书馆(新馆)首任馆长。这是坪山区推动公益文化事业发展,探索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的又一次突破。
人民群众对“获得感”的渴望与追求,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正是改革与发展的最终目的。
近年来,坪山着眼于优化提升营商和生活环境,在体制机制上不断探索突破,全面发力补齐民生短板,让发展成果更加惠民。
为提升辖区公共文化服务,坪山进行了诸多探索。为破解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难题,坪山探索推广“历史建筑利用+基层文化服务”新模式,结合“坪山城市书房”品牌创建行动,选取一批位置适宜、条件成熟的文物建筑,通过修缮加固恢复使用功能,再注入图书阅览、文化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打造成为独具历史内涵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为让文化活动更贴近市民,符合市民“口味”,“坪山文化菜单”应运而生。坪山根据群众文化需求,由群众点单,公开征集、集中配送,集聚优质文化艺术资源,形成群众导向、需求导向、质量导向的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将老百姓认可和喜欢的高品质文化活动直接送到社区家门口,实现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提升城区品质的目的。
在教育方面,当前,坪山加快推进11所学校项目建设,洽谈引进市直属名校资源,多所学校已投入使用,并积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坪山与以色列先进教育机构合作,打造STEAM课程的升级版,确定7所学校成为第一批实验学校,4所学校成为第二批实验学校,在探索课程改革和课程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
围绕打造东部特色医疗高地,坪山加快引进高端医疗资源,相继完成了平乐骨伤科医院整体接收、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落户、萨米医疗中心试营业和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签约落地,启动了区人民医院等项目的提质改造,实现区内三甲医院“零的突破”。
效率提升
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杆城区
1月2日,坪山推出全市首个行政审批一站式代理服务,着力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审批壁垒,推进审批业务跨局联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贴心、便捷、高效的一站式代理服务。
聚焦企业和群众诉求,坪山全面梳理一站式代理服务事项,实行“专业队伍代办、重大项目陪办、复杂项目联办”服务模式,全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切实做到让市民“少跑腿、好办事”。
让城市更加智慧,提升行政效率,当前,坪山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打造智慧型、服务型政府。
携手三大运营商、深圳市无线电管理局和华为公司,坪山打造深圳首个5G网络试点区,通过5G网络试点建设,引导物联网、无人驾驶等产业向坪山聚集,打造智慧产业发展样板。
在推进“AI+视频”城市管理治理领域的创新应用上,当前,坪山联合腾讯、商汤科技、海康威视、中科智能等企业启动并运营“AI+视频”联合实验室,建成视频图像解析系统,初步实现全区河道漂浮物、内涝、泥头车违规运输拉载、危运品(运输车辆)安全等状态的识别检测和实时预警。依托坪山大数据中心,构建人口、法人、房屋、交通数据库知识图谱,坪山实现了事物相似分析和关联分析,为城市治理管理提供智慧化辅助支撑。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坪山以实施“美丽坪山建设工程”为路径,从优化生态空间、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宜居生态生活、培育生态文化、创新生态制度六大领域提出了96项配套重点工程,出台水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土壤环境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计划等10余项系列规划或配套方案,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努力为深圳市委提出的“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作贡献。
新闻推荐
南都讯记者张一鎏2017年1月7日,坪山区正式去“新”成立,成为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2019年1月7日,坪山区成立2周年,全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