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秧子
从高中时期王淑文就开始接触共青团工作。10多年来,她先后荣获广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深圳教育系统“十佳团干”等多项殊荣。在她看来,大众对学校团干的工作存在不少疑问,学校的各种活动中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却始终无法清晰定义他们的工作内容,他们就像是学校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但是团干工作绝不简单。她是深圳市田东中学团委书记,目前挂职共青团深圳市盐田区委员会副书记。2018年11月,由她主持的深圳市盐田区王淑文名团干工作室正式成立,她希望让更多人认识到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
团委工作绝不是锦上添花
“共青团就是搞学生活动的”,王淑文说这是大众长久以来对共青团的刻板印象。其实,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一个群团组织,旨在凝聚广大的青少年,对其进行思想引领。不少人把学校共青团工作和德育工作混淆,但两者重点不同,德育工作侧重公民教育,而共青团工作不仅要培养合格的公民,更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人数来看,全国共青团员中有4成都是中学生,年龄段集中在14-18周岁,是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中学的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具有战略性和源头性。”把学生的政治信念和三观树立好,那他们将对今后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不良诱惑具备“免疫力”。因此,学校要重视共青团工作,要让他们有独立的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学校共青团干也应积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服务教学质量的提升。
如何凸显团委工作的存在感?王淑文认为,仪式教育很重要。无论是少先队还是共青团都有入队、离队、入团等仪式,形式简单但意义重大,仪式感可以让学生有身份认同感,并规范其言行。在盐田区少年先锋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她曾遇到一个参与表演的学生,当时她哭着说:“我可能不会有下一次参加少代会的机会了,但我却没有发挥好……”询问后得知她是不满意自己的演出表现。这位同学的话带给王淑文很大的震撼。她意识到孩子对少先队是有个人组织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在田东中学任职期间,她从组织全校佩戴红领巾、少先队离队仪式到建立共青团校等活动,让孩子找到“自己的组织”,引导他们规范言行,坚定跟党走的信仰、信念和信心。
“为团委老师打造一艘快艇”
自2016年中央群团工作会议以来,在团中央第一书记贺军科同志提出“共青团改革再出发”的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改革深入推进,学校共青团工作状况有什么样的变化?一直以来,学校共青团工作最大的难点在于缺乏明确的指导规范。“能做的工作很多,但不知该从哪入手”。王淑文说,在学校开展团委工作的老师很难明确自己的职责,一方面要考虑团委工作如何避免影响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成为一个普通的活动策划者。因此,去年11月在共青团盐田区委员会和盐田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她牵头成立了名团干工作室,用自己多年的经验培养年轻力量。
工作室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挖掘人才,培养青年团干部。把先进的团委工作经验、名师等资源进行整合,帮助老师打开团委工作的局面。通过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等形式,创新团委工作模式。鉴于大部分中学的团干由学科老师兼职,她组织老师突破工作领域界限,将学科内容与团委工作相结合,建立中学团校、研发新型特色团课、主题研学活动,把信仰和信念教育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同时开展“青马工程”和“星火计划”,培养共青团骨干,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青团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学科化、专业化、均衡化和特色化发展的目标。
“以前团干开展工作时总是走一步看一步,但现在工作室可以为他们打造一艘"快艇",指明前进的方向,老师们不再单打独斗,有了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同伴。”王淑文说,学校团委工作非常琐碎,希望通过她和团队的努力,打造一个样本,让其他老师在学校开展共青团工作时可以事半功倍。
领导短评
共青团深圳市盐田区委员会书记 杨斌:
王淑文同志在学校共青团战线奋斗了10余年,对团工作有深厚感情,工作有创新、有想法、有热情,对青少年学生的需求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在思想引领、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是一名优秀的团干。她也是一位有事业心、有追求的名团干工作室主持人。期待王淑文同志再接再厉,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指示要求,立足盐田面向未来,继续打造共青团工作的亮点。
新闻推荐
盐田区委书记陈清: 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国际化先进滨海城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第五燕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对特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昨日,盐田区委书记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