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在福田区政协五届四次大会的界别委员代表发言环节,围绕福田区中心工作,各界别委员代表就发展康养产业、加快实施中轴提升战略、构建智能应用环境等方面作主题发言。
福田区政协委员
袁义才
考量中轴多元布局规划
城市中轴线被形象地称之为一个城市的“脊梁”,主宰着城市的空间秩序和发展视野,反映一个城市的区域影响力、竞争力。当天的发言环节,福田区政协委员袁义才代表民盟界别建议推动市区联动,制定中轴提升战略总体行动计划或方案。
2010版深圳总规确定了“三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结构布局,“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强化东中西三轴辐射带动,要实施中轴提升战略,推动中部发展轴由福田通过广深港客运专线南联香港,由龙华、光明向北延伸。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大幕已经开启,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将赋予深圳中轴提升战略新的发展内涵和更大辐射范围的战略意义。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大背景下,福田区应主动作为、开拓进取,从实施中轴提升战略的角度,以更宏观、更系统的视野布局中心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一是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龙头,布局贯通南北的中轴科技创新产业带;二是以香蜜湖更新改造为核心,带动CBD中央活力区提升扩容;三是以新城市中心理念打造世界级生态景观带和城市新天际线。
袁义才认为,“中轴提升战略”目前更多停留在概念阶段,缺乏实际落地规划。未来,深圳中轴将从南到北星罗布局“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梅彩片区“深圳智谷”、坂雪岗科技城、光明科学城等重大科技创新节点,但各节点的规划和资源配置更多地从自身建设角度考虑,缺乏“中轴”观念下的系统布局。另外,深圳市重大创新载体大部分布局在南山、宝安,中轴科技创新资源布局有待加强。
袁义才建议,应推动市区联动,制定中轴提升战略总体行动计划或方案。区政府主动作为,开展实施中轴提升战略相关规划、计划研究和研讨,推动将中轴提升战略纳入深圳市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修编,从全局上考量中轴的产业、交通、文化及城市景观等布局规划。
同时打造科技创新中轴,强化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支撑和承载。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龙头,以梅彩片区“深圳智谷”和华强-上步片区“全球智能终端创新中心”为支撑,南联香港“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北接龙华梅观创新产业走廊、光明科技城,形成深圳新的科技创新轴,在中轴区域规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争取省市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布局,提升中轴科技产业创新能级。
此外他还提出打造立体交通中轴,形成内外畅达的中轴交通格局。优先考虑在福龙路与皇岗路之间增加一条福田-龙华直接联系的新通道,加密路网;研究新洲路、中康路、香梅路下穿梅林山,与龙华现有玉龙路等道路对接,疏解片区通行压力,疏解高快主路车流。
福田区政协委员
周璇
将合作区打造成“未来之城”
受土地资源的紧缺及后继投资发展瓶颈,福田也缺乏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福田区政协委员周璇代表民建界别发言建议,抓住机遇、构建智能应用环境,把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成“未来之城”。
今年实体经济的冬天,来得略早。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主要经济数据,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6.5%,创近十年来新低;居民债务快速增加,对居民消费产生压制效果。回观福田,2018年前三季度,福田区的生产总值增速为7.5%,同比去年下降0.7%,也为近几年的低值。目前全区服务业占比超过九成,主要以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为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低。
受制于这些发展因素,周璇认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准确的未来产业定位将为福田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合作区作为特别区域,可以开展全面推进深港间互利合作,充分发挥深圳科技创新产业优势与香港国际前沿的基础研究实力优势,形成科技创新产业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目前深圳市已经编制了合作区总体规划和先行先试的政策,基本完成了合作区深方区域的1+N规划体系的衔接,提出了“一心两翼”的总体空间布局,明确以微电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未来产业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就福田区而言,应更积极落实乃至引领合作区的大应用智能平台的构建。
以人工智能为例,周璇建议福田区政府从以下方向着手建设合作区的智能平台环境:
其一,硬件方面要匹配未来科技所需的高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将5G、智能交通设备等未来科技产业所需基建设施纳入合作区基建范围,以未来科技产业需要的更高技术标准来开展基建工作。
其二,在软性的立法与政策支持方面,应该大胆地尝试制定有利于合作区发展的规则和政策。政府应当继续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先行先试优势,在生物科技、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等方面出台政策和规则,鼓励发明创新和技术应用,在立法过程中根据需要采纳香港地区的管理规则及市场规则的可借鉴之处,有效地吸引并扶持合作区内企业发展。
其三,资金与人才支持方面,生物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属于资金、人才密集型产业,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初创时期资金较不宽裕,因此,应加大政府的补贴力度,成立专项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对区内的“高薪”技术企业予以贷款;充分发挥产业引导资金的作用,引领社会资金积极加入合作区的打造中来,形成优越的金融环境及土壤。
福田区政协委员
钟国良
设立康养产业实验区
福田区政协委员钟国良代表民革界别提出福田要大力扶持并发展康养产业,在位于深圳-香港接壤地带设立粤港澳湾区康养产业发展实验区。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定下明确目标:到2020年,康养产业总规模超8万亿,到2030年达30万亿。近年来,他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康养产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尚未形成集养老、医疗、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致使相关产业无法得到突破性发展。
他认为,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老年人口数量庞大(65岁以上的老人在福田养老的占全市50%),2024年深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形势严峻,需求层次多样,全社会“健康老龄化”产生的巨大刚性需求亟待满足。
对此,他建议在位于深圳-香港接壤地带设立粤港澳湾区康养产业发展实验区。“为更好地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建议设立粤港澳湾区康养产业发展实验区,赋予实验区一些先行先试的相关政策,形成以区内优势产品和服务为龙头的产业集群,为实现康养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推动粤港澳湾区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钟国良指出,应当把“医养结合”作为发展康养产业的突破口。借鉴国外做法,积极推广“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建议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扶持“医养结合”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提高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服务能力,提供多样化医疗、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服务,有力推动建立“医养结合”体系。
本版采写:福田通记者张馨怡
新闻推荐
(记者赵玉通讯员陈达)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月15日~2月22日,福田区第13期百姓收藏(艺术)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