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不断努力打造“四季花城、生态花城、人文花城”。
在盐田区,外观精美、分类科学、智能化的垃圾分类设备随处可见。
日前,全市市容环境综合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2018年年度市容环境综合考核结果,盐田区再获第一,实现“七连冠”。如果追问“七连冠”的底气从何而来,依山拥海、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四季花开,这些在盐田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答案。
自建区以来,盐田历届区委区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把生态优先的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去年盐田区城管局更是“火力全开”,除了拿下“七连冠”,还取得了环境卫生指数、公厕环境指数、智慧城管等多项第一。
好山好水绘就生态画卷,精细管理结出生态硕果,目前,一个世界级的山海花城正逐步呈现。
环境卫生指数测评和公厕指数测评“双第一”
3个街道全年排名进入全市前十
有人说,要看一个城区是否文明,就要看道路和公厕是否卫生。盐田区文明与否,相信干净整洁的街道和“高颜值”公厕能够给出答案。去年,盐田区以打造“全市最干净城区”为目标,全面提升城区市容环境管理水平,保障了辖区在环境卫生指数测评和公厕指数测评中勇夺第一的好成绩。
在提升测评成绩过程中,区城管局结合实际调整业务监管模式,进一步实现监督管理工作网格化、常态化、制度化。自调整监管模式以来,盐田区市容环境综合考核成绩稳步提升,辖区总体成绩稳居全市前列。2018年盐田区4个街道中有3个街道全年排名进入全市前十,其中沙头角街道以89.47的高分在全市74个街道中跻身前三甲。
据介绍,去年沙头角街道以精细化管理破解环卫工作难题,街道负责人定期行走沙头角,倾听居民呼声,确定整改方案。在全力整治城市“六乱”中,去年清理违规经营行为5520余宗,清理违规广告2200余张,形成了对破坏市容环境行为的高压态势。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市民对盐田干净整洁的街道和“高颜值”公厕感到好奇,这份时刻保持的整洁从何而来?
率先实现3个100%和4个全覆盖
垃圾减量分类成盐田新名片
在盐田,扔垃圾可不是一件“小事”。无论是街道还是小区,外观精美、分类科学、智能化的垃圾分类设备随处可见。在全区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餐饮及单位食堂、住宅小区全部开展垃圾“九分类”精细化分类管理模式的背景下,居民自觉参与、源头分类、家庭分拣、精确投放,养成良好习惯。在蓝郡西提小区里,居民刘女士说,此前有工作人员入户指导,并在垃圾桶边进行督导。“现在还有碳币奖励,大家更乐意完成这份工作。”
垃圾减量分类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盐田区将智能监管融入投放、收运、处理等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全链条,逐步形成“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理、全程智能监管”4个全覆盖的管理体系,实现了生活垃圾减量化逐年提高,资源回收利用化范围扩大,垃圾处理无害化品质提高,资金效率最大化效果明显,一场“绿色革命”由此掀起。
目前,居民厨余垃圾及公共餐饮垃圾一体化处理的“盐田模式”已经形成,公共餐饮垃圾资源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有害垃圾安全处理率3个100%率先实现,餐厨垃圾处理项目荣获“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去年11月,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批示要求全市各区学习借鉴盐田区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可以说,这场“绿色革命”已经成为盐田区一张新名片。
岸上赏花赏绿 骑行畅游海边
盐田被省市推荐为全国绿化模范区
每逢春季来临,提到盐田区“赏花赏绿”的好去处,获评全国“最美森林小镇”100例001号的梅沙街道是一个好选择,如果通过航拍器从高空俯瞰,能发现多种花卉一片片地竞相绽放。来此游玩,热情的“梅沙人”会告诉你,梅沙街道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9.98%,是远近闻名的天然氧吧。
不仅是梅沙街道,整个盐田区都为打造“四季花城、生态花城、人文花城”努力。去年,盐田区提出争当“创森”行动先行区,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区级与街道统一规划设计,重点连片种植黄金熊猫、大叶紫薇、宫粉紫荆等色花植物,增加绿化面积约2.2万平米。同时,积极营造“绕城花链、彩色海岸、山海花廊、百园之城”的花园城区风貌,盐田区2018年共完成烟墩山国际友好公园、鸳鸯谷公园两座特色公园建设,奥特莱斯购物村、沙盐路两处花漾街区,梧桐山隧道口、盐坝高速大梅沙出入口、海山东二街等6条道路景观提升,以及东和公园入口周边、梧桐山森林公园入口等七处街心花园建设;完成内湖公园、壹海城及海滨栈道周边等夜景灯光项目;全面实施绿道、登山道、海滨栈道植树种花,形成“上坪赏樱”“蓝色栈道”等林区观光景点。在此背景下,盐田区被省市推荐为“全国绿化管理模范区”,擦亮了森林生态品牌。
赏花赏绿之余,盐田区男女老少喜欢骑行畅游。去年,盐田区城管局对全区公共自行车慢行系统软硬件进行了全面升级,基本实现城区500米范围内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全覆盖;新增电子支付、扫码租车等新技术,增加手机APP借还车、站点定位等功能,实现扫码即走,既便捷又有序。
岸上赏花赏绿,骑行畅游海边,随着辖区绿道的完善,森林景观的打造,更惬意的游玩环境逐步打造。“今年将对梧桐山南麓毛棉杜鹃进行集中抚育,打造梧桐山南麓毛棉杜鹃花海景观,敬请辖区居民、游客期待。”盐田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1+1+1+6+N”智慧城管综合指挥平台初步形成
率先成为全市唯一无立柱广告区
城市管理面临大大小小、纷繁复杂的问题,每一项都是老百姓关心的,都需要精细化管理。而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模式,给予盐田城市管理新的力量。
2018年,盐田区城管局以“城市管理地图网、城市管理通信网”为基础,建立九大业务子系统,并打造以“一套标准体系、一个城市管理综合数据库、一个智慧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六个平台应用和N项接入应用”组成的“1+1+1+6+N”智慧城管新模式,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管“五位一体”。
例如,在综合执法工作上,盐田区建立统一的区、街道、企业、执法人员基本信息库,通过执法单兵设备实现现场执法可视化指挥调度,通过蓝牙打印机和执法通APP实现现场移动执法,建成更全面、更智能的后台信息支撑系统及指挥调度平台。据悉,在市容环境整治工作中,区城管行政执法局全年出动执法人员44679人次、执法车辆8591车次,行政处罚实施236宗,罚款共计28.79万元。此外,根据市城管局专项执法行动部署要求,盐田区还开展户外广告招牌专项整治行动,拆除已过期和存在安全风险的大型立柱广告25块,率先成为全市唯一无立柱广告的区。
据悉,目前盐田区“互联网+城市管理”系统运转良好,全区数字化城管部件、事件结案率达99.96%,全年考评综合成绩全市第一。
生态蓝图绘到底,绿水青山赢未来。随市容环境综合考核“第七冠”收入囊中,多项指数获全市第一,2019年盐田区将往更高的目标迈进。盐田区城管局局长陈文盛介绍,今年区城管局围绕高档次打造宜居环境,谋划加快城区净化绿化美化工程,高质量推动城区品质提升和绿色发展。具体而言,将持续打造全市最干净城区,加强城区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人行道质量,继续做好建筑立面、灯光、城中村、厕所革命等环境提升;坚持市容环境综合考核和“行走盐田”机制,加大巡查的力度和处理问题的速度;加快建成环境园项目,推进推广垃圾减量分类“盐田模式”……此外,按照打造“世界著名花城”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一道、两路、三园、四口、多片林地”等一系列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将盐田打造成“依山拥海、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四季花开”的世界级“山海花城”,为盐田早日成为美丽中国典范城区增光添彩。届时,盐田居民及游客可行走在盐田的街道上,看绿树成阴,看百花齐放,再细细品味这座独具魅力的山海花城。
(林炳权 蔡万群)
新闻推荐
扫码进入深圳ZAKER视频《深晚报道|带娃出门少操心!广东首批智能母婴室在盐田揭牌启用》深圳晚报讯(记者林炳权实习生叶嘉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