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项目和规划的落地,使大运新城建设“城市新客厅”的步伐迈向坚实。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一个活力之湾,创新之湾,开放之湾,生态之湾的愿景跃然纸上。
在深圳东部,一个街道拥有179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上市企业、13家总部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渐成规模的大运新城东部中心核心区、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正逐步崛起,将逐步打造成为深圳新一轮的"城市新客厅"。
今年,龙城街道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进战略等历史机遇,继续落实“城市质量提升年”和“作风建设提升年”“东进战略攻坚年”工作要求,坚持“四个引领”,打好“十大攻坚战”,全面建设高水平的东部中心核心区和“城市新客厅”。
回顾2018
高端规划项目相继落地 区域竞争力显著提升
2018年,对龙城来说是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大运新城城市设计整体成果基本完成,粤港澳大湾区新地标深港国际中心顺利开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主体工程全面封顶,大运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研究扎实推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成功落户。深圳龙岗智能视听研究院挂牌成立。天安数码城四期完工,启迪协信科技园一期顺利启用,并成功入选全市投资推广国际化重点园区。
这些高端项目和规划的落地,使得大运新城建设"城市新客厅"的步伐迈向坚实。同年,龙城街道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83亿元,同比增长61.1%,投资总量和增幅全区第一。辖区高新技术企业179家、上市企业10家、总部企业13家。162家企业提交国高申请,申请成功79家,完成全年区任务141%,产学研“一体化”渐成规模,经济发展提质提速。
社会民生事业蓬勃,群众幸福感增强
今日的龙城,被赋予深圳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的“龙城样板”。去年以来,龙城街道在全市市容环境综合考核中7个月全市排名第一、年度总成绩全市第一。去年12月26日,该街道从深圳市众多街道中脱颖而出,被评为“2018最受网民喜爱的十大幸福街道”之一。生活在龙城,满满都是幸福感。
龙城街道在龙岗区率先开展农贸市场考核排名,全力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辖区花园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成功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验。愉园社区获评广东省五星级宜居社区。回龙埔等5个社区囊括市容环境综合考核全区前五名。成功打通玉岭路、德政南路2条断头路。顺利完成龙翔大道(如意路至黄阁路路段两侧)、龙岗大道(吉祥社区岗贝村路段)沿线建筑立面景观工程和黄阁路黄阁翠苑路段(龙城公园一侧)立体绿化。嶂背大道沿线架空高压线路顺利下地。太平村、建新村等14个城中村综合整治圆满完成。清林路(吉祥路至黄阁路段)、和谐路2条门楣招牌示范街,龙潭路(清林路至龙福路段)、珠江广场2个花漾街区全面完工。全年PM2.5年均浓度为27.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2%。
民生实事方面,龙城连续9年举办暑期关爱来深建设者子女暑期公益免费活动,完成6个母婴室升级改造,天安数码城、龙城公园、行政服务大厅母婴室成为全市示范点。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0.50%,“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社区民生大盆菜群众点菜171项,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龙红格、黄阁坑、吉祥、愉园、嶂背等5个“夕阳红”民生微实事顺利推进。全区率先引进智能化政务服务,行政服务大厅高锋期办证“零塞车、零等候、零差错”获区领导批示表扬,被评为2018年度深圳市“巾帼文明标兵岗”。
展望2019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先行示范 形成"西有前海,东有大运"
街道党工委书记韦锋在部署2019年工作时表示,龙城街道将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打造高品质发展的先行示范。
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东进战略重大机遇,龙城街道今年将依照龙岗区“双核引领、多轮驱动”战略布局,发挥大运新城重点片区高位发展势能,依托国际大学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港国际中心等重点平台、重大项目,全力建设东部中心核心区,发挥“引擎”驱动作用,将大运新城打造成为深港国际合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先行示范,真正形成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西有前海,东有大运”。
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一是将推进大运新城片区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推动站、城一体化建设。继续推进地铁14号线、16号线、惠盐高速公路深圳(龙城)段以及三号屠宰场土地整备工作。继续配合推进10号线东延以及规划中的17号线、21号线和33号线过境龙城项目。二是加快推进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永久校区施工及附属配套设施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建设。协助推进深港国际中心项目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地标。推进深圳国际博览中心、益田硅谷新城、“三所”搬迁、颐安智慧大厦、蓝湾地产项目建设,推进回龙埔长江电缆厂城市更新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动天安数码新城、启迪协信科技园、天安活力广场、宝德云谷大厦、创投大厦、恒明ONE等高端产业空间载体建设,积极吸引若干“独角兽”企业和中坚力量。
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打造向来是龙城街道的重点工作,今年,龙城街道力争重点服务企业100家,重点服务产业园区10家,新增“规上”企业100家,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新增国高认定企业70家,新增省创新创业团队1个,新增区以上创新平台2家,科技创新载体1处。
加快规划建设大运新城总部基地,推动高端酒店、高端卖场、高端文化娱乐等商贸服务业高端品质化落户,建成1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中心和1个区级工业设计中心,打造1-2个高端品质化步行街和龙城特色旅游品牌。
继续依托国际大学园与城区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平台,推动香港(深圳)中文大学、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职业信息技术学院等院校在启迪协信等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孵化基地,打造志愿服务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产业孵化基地等,推进校地融合、产城融合,实现城区、社区、园区一体化发展。
围绕大运新城高端化国际化定位,更高水平规划城区空间,龙城拟推动深港高端教育资源的互动和国际创新人才的集聚,建设集办公、展览、商业、旅游、青年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成为深港国际合作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高端商贸和青年创新创业集聚区,大力引进香港国际高端医疗资源,加快培养高端国际医疗人才队伍,打造更加国际化、更有品质的营商环境和宜居环境,打造高品质发展的先行示范,将大运新城建设成创新活力迸发、环境宜居宜业、产城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新客厅”。
微改革微创新 擦亮龙城样板金字招牌
龙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韦锋表示,龙城街道2019年主要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盲点问题,推出一批“微改革”“微创新”项目,激励全街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市容环境方面,继续擦亮“龙城样板”"品牌,打造“社区一示范街”亮点精品工程,建设1个街心公园、1个花漾街区、1条门楣招牌示范街、3条道路景观提升。完成3条市政道路、嶂背片区24条道路以及新联社区蒲排片区道路提升改造工作。完成4条“内环路”的沿线建筑立面景观提升。加强龙翔大道和爱心路这2条区级景观大道市容环境卫生动态化监管。完成12个城中村综合整治任务,将太平村打造成城中村“示范点”。完成辖区剩余13座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11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龙城街道打好文化强街“攻坚战”,打造文明创建工作 “新亮点”。做好NBA国际赛、中国足球超级联赛、CBA篮球联赛等大型高端赛(演)事活动文明保障工作,深入推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力推广新秀新村“文明城中村”试点建设经验。加快推进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吉祥社区"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圳建市40周年等重大节点,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
策划 余秋婵 统筹 斯培森
晶报记者:梁睿
通讯员:庄国栋 郑文标 田喜/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侨报融媒记者姚兰通讯员唐永国)昨日下午,光明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率队到龙岗区住建局交流研讨水污染治理建设项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