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客户包围了!我们公司迁到盐田后,老客户如中海运、马士基、盐田国际、中天元、中集、普洛斯等,都已经在我们周围!”日前,未来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陆洋博士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们在盐田普洛斯的总部办公地点已经装修完毕,“估计下个月就会搬过去,我们将在这里建一个总面积约2300平方米的全国首个基于无人高位叉车系统的密集存储无人仓,完成从货柜车装卸到高架库出入库的全无人化流程,目标是打造物流行业应用工业无人车辆系统的应用示范标杆案例。”
“我们非常感谢盐田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应用场景。”李陆洋说,未来机器人是由香港中文大学天石机器人研究所成功孵化并在盐田落地的项目,并获得国家科技部“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香港创新科技基金支持,未来机器人致力于研发世界领先的自然环境下视觉无人驾驶技术,并将运行在封闭环境下的低速车辆(包括叉车、牵引车、港口机械等工业车辆)进行高性价比的无人化升级改造。
为对接已孵化企业来盐田落地,商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在盐田的建设,盐田区区长杨军带队专门到香港中文大学天石机器人研究所考察。天石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刘云辉教授向杨军介绍了他们团队研发的机器人在医疗、家用、物流以及建筑等领域里的应用机器人发展现状,并到实验室进行参观,杨军在科研人员邀请下,还饶有兴趣地进行了现场操作。
“我们做机器人久了,总要把技术用起来,找一个突破点。”刘云辉表示,他们团队经过分析,发现在物流行业,叉车的使用量很高,而开叉车工作比较辛苦,愿意干这活的人少,因此叉车司机工资不断上涨。于是,他们决定创业,开了第一家公司,要把研发成果应用于这个方面。他认为,做智能机器人就是要“接地气”,要以需求为导向。刘云辉与团队研发出“视觉导航智慧搬运机器人系统”,以工业相机作为感测器,通过捕获和分析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的视觉特征,对机器人进行自主定位、运动控制以及障碍物躲避,从而实现工厂或仓库货物的自动搬运,以智慧搬运机器人替代人力。
李陆洋说,目前,他们团队的产品和技术主要应用在工业车辆当中,具体应用在叉车、牵引车、港机、工程机械等领域。这些领域的作业环境一般较为恶劣,面临暴晒、酷热、严寒等室外条件,且多为重复性劳动,无人化需求较大,企业的支付意愿也很强。未来机器人最大特点体现在使用摄像机作为传感器,在工业车辆无人化领域,视觉定位导航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目前未来机器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商物流、航空物流、新零售快消品、家电、新能源、汽车零配件等行业龙头企业,实现“机器换人”,应用场景涵盖电商物流大件地堆库,中件高架库,家电原材料库,新能源电池生产线,汽车零配件仓库,快消品生产线和成品仓等;应用流程涵盖入库、出库、分拣、转运、补货等。在提高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人工成本,解决企业用人难、管人难的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项目总监朱瑞富表示,香港中文大学非常注重老师和学生科研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他们也在寻找切入点。“我们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许多地方考察过,不同城市有不同特色。”
对此,杨军表示,盐田区政府非常愿意为科创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和应用场景,欢迎香港中文大学把孵化出来的有市场前景、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介绍到盐田落地。
“在一起能够干大事、干成事!如果你们也想这样,欢迎来盐田!”李陆洋在盐田区和市商务局共同举办的推介会上,向与会的企业界人士发出邀请,他也说出了未来机器人的“小目标”:争取三年内让企业上市!(少强 文/图)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第五燕燕陈敏)昨天上午,盐田区举行区机构改革新部门集中揭牌仪式,17个新机构正式亮相。机构改革后,盐田区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