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安懿
每天起床后,习惯到客厅观察那几株植物。文竹抽新枝了,发财树的叶尖儿上有悬挂的水滴。
这盆文竹由我来伺候。去买花时,它株苗幼小,只是旁次里冲出一支长长的新芽,卖花人大约觉得株型不美,极力推荐另一盆,可是我却独喜那种新生的感觉,一定要它。先生是不爱这些小株植物的,他只喜欢大棵的盆栽。如果有个院子我都能想象那里面的景象:我要的花花草草,他种的瓜果菜蔬和婆娑木本,据说还得有一小池养鱼,另有一条体型偏大的狗……院子的范围在想象中一次比一次扩大,因为总有一些新添加的需求。好在是想象,不用付费。
看着眼前这盆文竹,我比较有成就感。它来我们家后连续发力,从那么小的瓷盆里生出了若干长长的新枝,嫩嫩的绿让人内心生出柔软和希望。但是,这几支新芽长得一边倒,看起来极不协调。我在小盆里插入笔芯,用绿色的线把倒伏的枝条敷在笔芯上,如此才使得文竹勉强站立着。
对这盆文竹,我其实没太上心,兴致来了盯着它看,每天给它浇点水。渐渐地,瓷盆的另一面也开始抽芽了,于是,一天早上,我心里一横,剪掉了疯长的另一半,好让养分均衡分配。
果然如我所愿,现在,它已长势均衡,平衡里的蓬松之态,呈现着协调的美。有的时候,美还是要修剪才能得来。当然,这修剪取决于各人的审视角度。比如说这盆文竹,我初时喜欢它旁逸斜出的别致,后来终于转为中庸、常态、均衡,终是后者给人稳定持久的感觉。前段时间读了保罗·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有点没回过神,有事没事地相信预兆,在细小的物事上,对照内里本质。如此,我看见自己的内心现状,这样的现状或许意味着某种成长吧。
对文竹的感情缘自多年以前。那正是人生最黑暗最低谷的时候,案头也有一盆文竹。我遵照常识,净水隔夜,每周浇水一次。它回馈给我的是安静成长,每一支新芽每一片细小的叶都仿佛在暗示坚持的力量。面对着它,我心里渐渐温暖起来,独自穿越了黑暗的时光。这就是植物的给予,它们从来不会辜负用心待它的人。
作者系龙岗区龙城小学教师
新闻推荐
晶报讯(记者陈利城通讯员刘影闫建军)近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办公厅公布“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