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雨给特殊儿童上课。
侨报融媒记者 刘芳菲 文/图
90后智障男生裸体引围观,15岁智障少女被强暴怀孕,福利院切除两个智障少女的子宫……网上与特殊青少年有关的情色事件比比皆是,由于认知理解、表达困难等原因和青春期性教育的缺失,特殊青少年往往更容易成为暴力性犯罪的受害者。
过去5年,因为在普及青春期性教育方面所做出的成绩,龙祥社工服务中心三星社工雷佳雨渐渐走进公众视野。这位第24届亚太社工大会微电影《阳光洒满心田》中的社工原型,用自己的柔情和坚守,为特殊儿童撑起一顶遮风挡雨的安全保护伞。
关注特殊儿童性教育问题
2012年,社工专业毕业的雷佳雨加入龙祥社工服务中心,成为了该中心驻龙岗区残联特教班的一名社工,主要负责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及家长心理辅导。2013年,在一次教师交流会上,智障部大班的老师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有些男生会特别关注年轻女老师,趁其不注意时偷抱或偷亲一下,个别学生午休时会夹着被子蹭下体。雷佳雨敏锐地察觉到:他们的上述行为极有可能是因为青春期性冲动引起的。
“中国不少家长谈性色变,不愿意向孩子灌输正确的性观念。”在雷佳雨看来,老师与家长应该掌握青春期性教育的主动权。可由于传统文化、习惯的压力,他们往往将这一权利束之高阁。而对于特殊儿童来说,问题就更复杂了,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常规的教育几乎没有效果。
鉴于国内特殊孩子的性教育研究材料非常有限,雷佳雨通过网络、图书馆、购买课件、咨询专家等多种方式查找资料。经过大量准备,2014年,雷佳雨在智障部大班成立了第一个青春期性教育小组《我长大了》。
开发“青春物语”项目
摸着石头过河,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刚开始时无论雷佳雨如何耐心细致地演示、讲解,十几个学生总是用呆呆的眼神看着她,没人给她回应。挫败之余,她开始找原因。“虽然他们认知能力有限,但拥有出色的"视觉记忆"。”在一位老师的启发下,她用图片、视频代替文字说明。同时,在小组内容中融入丰富的小游戏,寓教于乐。课上了一个多月后,学生在慢慢改变:男生不再偷抱或偷亲女老师,女厕所的卫生情况也有所改善。
这些成绩让雷佳雨感到欢欣鼓舞。她再接再厉,将特殊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课题整合成为一个项目:青春物语——智障青少年青春期不良行为规范项目。项目运用真人图片对比、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情景剧、案例分析小组等方式,以充分调动智障孩子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打造“社工-家长-老师”的三方互动模式,帮助孩子不断强化正确的行为规范,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最终达到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效果。
新闻推荐
龙岗区宝龙街道拆除义乌商品城周边连片乱搭建 共拆除300余平方米乱搭建建筑
3月19日,龙岗区宝龙街道执法队联合环保所、社区工作站,共同对龙新社区赤石岗小区背街面成片乱搭建进行集中拆除。当天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