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政协主席吴书坤在“乡愁印迹”启动仪式上致辞。
上世纪60-70年代,龙岗老墟墟日老街上的热闹场景。何煌友 摄
几百年来,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福佬文化乃至海外侨胞带来的西洋文化等在龙岗大地上并存、融合、繁荣,留下了大量具有一方特色的历史建筑、旧址遗迹和文化习俗。特别是在近代以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龙岗这片热土上先后发生了数次规模不等的战斗,留下了多处红色旧址和革命先烈的足迹。
今天,我们开展“乡愁印迹”文史项目,就是要记录这些最具代表性或最有特色的各类古旧建筑、著名遗址、民俗文化等乡愁印迹,对这些重要的历史遗迹蕴藏的历史符号、人情世态、宗族特点、精彩轶事、文化风情等进行深入地挖掘抢救、精心地整理研究、妥善地保存并传承下去。同时,利用这次收集到的珍贵史料,通过图文音像等表现形式和报纸电视电台书籍网络等媒体出版平台,进行全方位多媒体公开展示,真实再现这些乡愁印迹里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在全区进行一次生动活泼的区情区史宣传教育,激发全区人民以及海外侨胞的爱国爱乡情怀和干事创业热情。
开展“乡愁印迹”文史项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张勇书记和戴斌区长两位主要区领导不仅担任编委会顾问,还参加指导项目筹备工作,多次指示要求在财力、人力等方面给项目予以重点支持,表示经费上不封顶、人员自由安排,这无疑寄托着区委区政府对这项工作的期望和厚爱。相关主要协办单位在项目筹备阶段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如区委宣传部、区财政局、区文体旅游局、区新闻中心、区广电中心、区档案局等部门,积极开展项目经费预算、执行项目研讨、工作进度安排等工作,为项目顺利开展和完成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展“乡愁印迹”文史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值得每一个参与者认真对待、努力做好的事情。我们要让全区老百姓都主动参与到“乡愁印迹”文史工作中来,让每个龙岗人都领略到龙岗历史文化的厚重与悠久,让每个龙岗人都了解到龙岗在历史发展中的铿锵步伐与辉煌进程,让每个龙岗人都能传承龙岗精神、踊跃参与到各项社会建设中。
本版撰文 岭东
新闻推荐
本报讯(侨报融媒记者刘芳菲)“辛苦你们了!”“感谢消防队员时刻保卫着龙新社区的人们!”3月21日,宝龙街道龙新社区某微信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