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发展论坛现场 深圳商报记者 严文婷 摄
(记者 李旖露)“最近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生物医药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3月26日,在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主办的生物产业发展论坛上,创会会长何询如是说。何询透露,深圳发展生物医药最新进展之一,是协会牵头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目前已在省内挂牌公示,走入注册阶段。据协会执行秘书长王艳梅介绍,该中心将落地在龙华区银星科技园,重点开展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代谢疾病类三个领域的研究。
多位嘉宾围绕着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深圳生物医药的发展机遇作了探讨。王艳梅介绍了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最新情况。“深圳2017年生物产业增加值为295.94亿元,未来产业增加值达98.12亿。”王艳梅表示,整体来说,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叶德全此前曾在美国等地工作。对于深圳发展生物医药,他带来了圣地亚哥的经验。“美国圣地亚哥的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区,周边地价便宜,小公司也能办起来,并且周围还有相对集中的高校,从学校实验室到公司非常近。”叶德全表示,深圳制造业和电子产业发达,“在医疗器械方面做得好”,不过,在公共服务配套和产业资源集聚方面还有巨大的空间。叶德全说:“建立定制化设计建设、专业化统筹运营的生物医药产学研基地与服务平台,将能有效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链条集聚的"引力核"和"催化剂"。”
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成立于2012年,协会会员来自生物医药企业、体外诊断联盟和中药行业联盟等。王艳梅介绍,目前协会已与25家科研院所、100多家生物相关投资机构、15家医院达成合作,旨在打造产学研联动平台,开展多层次学术交流。
新闻推荐
龙华街道执法队开展夜间整治行动。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陈欣通讯员刘润婷文/图)近日,龙华街道联合区城管局行政执法监察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