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华区大力打造“有轨电车微型马拉松”等赛事品牌,促进各类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均衡发展。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3月26日,龙华区召开全区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印发《健康龙华行动计划(2019—2020年)》《龙华区推进全国健康促进区常态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龙华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龙华区2019年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等4个文件。今明两年,龙华区将重点部署实施十大行动,对标一流,打造“健康龙华”。
将建立家庭医生服务标准
《健康龙华行动计划(2019—2020年)》显示,到2020年基本建成涵盖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等五大重点领域,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优质均衡,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地区)水平。
对此,龙华区将着重开展十大行动,包括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中医药服务提升行动、重点人群健康保障行动、公共卫生强化行动、全民健身普及行动等。
值得关注的是医疗服务提升行动,重点提出优化社康机构规划布局,增加服务网点。该行动计划提出,将按照“政府主办、医院管理、社康管理中心独立运作”的管理模式,高标准建设6个区域社康机构,承担所在街道社康机构的业务指导、培训及所属街道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工作,到2020年全区完成所有社康机构标准化改造,普遍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诊疗量占机构诊疗量30%以上。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龙华要走在全市前列。在今后两年里,龙华将针对家庭医生建立服务标准,制订配套考核激励方案,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财政补助机制和收费制度,落实家庭医生随访工作,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加大家庭医生培训力度,开展高级家庭医生胜任力评估工作,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和职业荣誉感,充分调动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到2020年,龙华一般人群签约率达到30%,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0%。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食品药品安全行动,龙华将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到2020年,食品常规项目检测率达100%,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覆盖率达到9批次/千人。
而健康环境建设行动则提出,将健康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保障相关公共设施用地,完善规划布局和标准。尤其是,推进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建设,实施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加强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提高河流治理成效,到2019年年底前,龙华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位于龙华区观澜街道的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开国内高端体育休闲产业的先河。因此,在十大行动中,龙华区专门提出实施健康产业发展行动,重点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并前瞻性提出,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社会体育场馆向公众优惠或免费开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身休闲设施建设与管理运营,鼓励发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俱乐部。
中医成社康中心“必备技术”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是“健康龙华”建设路线图的重中之重。中医药服务目前在龙华区方兴未艾,备受欢迎。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龙华区共有中医医疗机构153家。全区57家社康中心有51家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其中41家设置了相对独立的中医馆。2017年,龙华区中医门诊量达到157万人次(不含社会办医疗机构),占全区诊疗人次19%。全区社康中心中医处方数417.5万份(不含社会办医疗机构),占社康总处方数39.8%。
《龙华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在2020年,区人民医院集团、区中心医院集团中医药工作达到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每万名居民拥有0.4至0.6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力争所有社康中心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所有一类社康中心设立中医馆,并开展六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的30%以上。
为达到上述目标,实施方案从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完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及规范化管理、健康文化促进等六大领域部署任务。
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是,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龙华区将规划建设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院,设置床位800张。龙华有意将其打造成为区中医药工作的龙头、基础中医药服务技术指导部门,以及深圳城市中轴中医药文化交流平台、养生基地、中医医养结合的样板。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是关键支撑。方案重点提出,强化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一方面,通过组建医联体、社康中心医生工作室等方式,鼓励区属医院中医医师到社康中心定期出诊、巡诊,进一步提高基层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另一方面,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以养老病,慢性病为重点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结合。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向区内的机关单位、学校、写字楼、企业等功能社区人群,创新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开展针对性的中医药服务。
健康促进决策机制实现全覆盖
自2015年8月起,作为广东省两个创建区之一,龙华区正式启动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去年五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文通报第二批全国健康促进区技术评估结果,深圳市龙华区以91.15分的成绩排名全国第二。
在健康龙华行动计划中,推进全国健康促进区常态化建设工作是重要的抓手。在具体的工作任务部署中,龙华区将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落到实处,建立覆盖各部门的健康促进工作决策和协调机制,完善政策审查制度,实施各部门制定重大公共政策须征询卫生计生部门意见的工作机制。
在多达十项的工作任务部署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打造辖区“六大健康细胞建设工程”:“活力型”健康促进机关建设、“阳光型”健康促进社区及健康家庭建设、“整合型”健康促进医院建设、“互动型”健康促进企业建设、“教卫融合”型健康促进学校及幼儿园建设等。其中,健康促进医院将推动医院设置健康教育科室,按照指标要求配备健康促进工作专兼职人员,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科室评比、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确保医院业务科室健康教育工作的全覆盖。同时,在全区形成由基层医疗集团、社康中心、家庭医生组成的“1+1+1”健康教育责任网。
值得关注的是,健康促进企业建设将结合流动人口特点和健康需求,以“健康包”的形式向流动人口发放宣传资料和健康用品,促进流动人口将健康知识、技能、政策、健康工具的使用方法等传递到家庭成员中,形成良好的健康家庭氛围。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吴永奎
新闻推荐
观澜街道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题讲座 努力推动新观澜新家园发展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吴春华通讯员柯遵群)3月27日下午,观澜街道组织召开党工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邀请深圳市委党校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