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圳 今日福田 今日罗湖 今日南山 今日盐田 今日宝安 今日龙岗 今日龙华 今日坪山
新岭南 > 广东 > 深圳 > 今日龙华 > 正文

深圳龙华环城绿道“环山贯水串景连园” 激活自然资源用绿道“留住人”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3-30 07:20   http://www.kcqsx.com/


深圳龙华绿道大水坑段最早完工,开放至今已近一年。南方日报记者吴永奎通讯员林金霞摄

“走了一个多小时,整个人真是神清气爽,舒服得很。”坐在歇脚处的石凳上,赵阿姨惬意地说。她的脚下,一条干净宽敞的绿道,蜿蜒曲折,如玉带般环绕在群山之间。

今年1月30日,27.9公里的羊台山段绿道正式开通,至此,深圳龙华区环城绿道总开通里程达到38公里。一条高标准打造的“最自然、最生态、最有趣”的“龙华绿环”,已经初具规模。

龙华位于深圳城市发展中轴,这里不仅是深圳的产业重镇,更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厚重的人文底蕴。秉持“环山贯水、串景连园”的理念,龙华高标准规划建设环城绿道,借此将卓越的生态人文资源串珠成链,从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名片,让这里的人们既能“记得住乡愁”,也能“留得住人心”。

绿道环绕全城串联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

人们沿着绿道登高揽胜,竹径通幽,伴随着动听的音乐之声……深圳龙华环城绿道羊台山段甫一开通,便惊艳了各界。

“从一开始,龙华绿道就比省级绿道的标准还高,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龙华新的城市名片。”深圳市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园林中心副主任蓝蕾坦言。

蓝蕾告诉记者,深圳市龙华区城市管理部门曾经做过一个调研,发现每逢周末,龙华人基本都是往区外跑,不是莲花山就是梧桐山,或者其他原特区内的公园。

一座留不住人的城区,显然称不上宜居、宜业、宜游。蓝蕾他们苦求良策,但却面临瓶颈,“龙华的建成区人口过于密集,而公园、绿地又相对较少”。

一个新兴的城区要把人留住,必须另辟蹊径,最终,绿道成为破局的法门。

位于深圳市地理中心的龙华区四面环山,观澜河一水润城,生态资源极其丰富,人文底蕴更是厚重。然而,这些优质的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散落在龙华各个片区,彼此缺乏联系,同时,龙华城区内交通微循环不畅,又导致了这些去处的可达性比较差。

通过高标准建设的环城绿道,将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人文积淀挖掘出来、串联起来,让它们成为龙华人休闲旅游的首选,成为蓝蕾的破题之策。

规划长度达135公里的绿道,几乎环绕龙华全城,其基本的建设原则就是“环山贯水、串景连园”,选线连接了龙华区内7个森林/郊野公园、14个主要水库及水体,沿线途经八大景区和15处主要的文化景点,串联了40处城市公园/社区公园。

同时,环城绿道结合各个片区的资源禀赋,确立了不同的特色风格:坐拥深圳北站的民治段,是门户示范段,人才、科技、创新等元素融入其中,一条向人才致敬的人才绿道即将建成;拥有观澜版画基地、山水田园国画产业基地的观澜段,重在凸显人文体验;背靠“羊台叠翠”的大浪片区,则主打生态休闲。

“大环套小环”激活边缘地带提升城区竞争力

“大环套小环”,是龙华环城绿道与众不同的又一大特色。所谓“大环”,是环绕龙华区的70公里主线,而65公里支线,则形成22个小环,相互配合,可满足骑行、徒步、散步、登山、亲子休闲、踏青游玩等不同出行需求,形成多节点、多功能的复合型绿道。

“能够走完环城绿道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居民都是在家门口活动,所以,我们就在局部的小环上做了更多文章。”蓝蕾说,做精绿道,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聚集人气就地休闲,激活边缘地带,进而提升城区竞争力。

羊台山段绿道便是“大环套小环”的示范性案例。它与已建成的大水坑段均属龙华区西北侧,这一片绿道连接了九龙山智能科技城,串联了大浪时尚小镇,直至羊台山森林公园,为深圳龙华区生态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绿道的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绕过交通建设推进缓慢的问题,实现这一片区与外部世界的联通。”蓝蕾认为,绿道建设与城区发展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绿道激活的不仅是自然资源,更提升了边远城区的整体品质,为其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引领休闲生活走绿道成每日生活“必修课”

至今,深圳龙华环城绿道已完成38公里,最早完工的大水坑绿道开放已近一年时间,绿道对于城区价值再造的功效及对龙华人休闲生活的影响,已经开始凸显。

每天早上,在家休产假的杨心语都会约上小区里的宝妈,推上婴儿车,带着宝宝从环城绿道冷水坑入口“上山”。“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绿道,空气好、风景好,又近又方便。”杨心语说,走绿道,已经成为她每天生活的“必修课”。

电信行业从业者刘洋与杨心语有同感。刘洋患有严重鼻炎,一年前听从医生的建议,他开始通过慢跑来改善鼻炎状况。现在,羊台山绿道成为了他跑步的第一选择,“空气非常好,对缓解鼻炎大有好处,这是政府送给大家的一份难得的绿色福利!”

绿道,悄然改变人们出行目的地和生活方式,而从四面八方涌向绿道的人流,也在悄然改变着社区的经济格局。

羊台山下,社区里各种门店人气暴涨。“如今,环山绿道开通,这一带的人气越来越旺,就带动了周边的商业、餐饮等消费,城区发展的步伐肯定会加快。”知名家具品牌红苹果就坐落在羊台山绿道冷水坑入口处,该公司管理人员刘兴瑞深有感触地说:“绿道带来的如织人流,正在转变为旺盛的经济活力,新的业态正在萌生”。

■声音

深圳大学公共管理专业教授马敬仁:

在城市发展的最初阶段,城市CBD是核心表征;第二阶段重在城区建设,每个城区都有其风景、特色;第三阶段,城市开始从生产性城市向生活性休闲型城市转型,绿道、公园、郊野公园等设施是休闲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寄托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绿道在城市发展和转型进程中具有重大价值。同时,城市作为文明的容器,绿道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无论龙华还是深圳的绿道建设,都更加人性化、精细化,注重与城市融为一体,让大家能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慢下来。绿道的高标准建设,背后实质上是人性的舒张。

■记者手记

绿道建设抓住“人”做文章

行走在羊台山段绿道,山风吹拂,凉爽宜人。在驿站歇脚,蝉鸣鸟叫,声声入耳,令人分外惬意。

深圳龙华绿道带给游人美妙的享受,不仅因为绿道依托的优美山水资源,更在于绿道自身建设的匠心独具:道路的宽度、透水材料的使用、景点的精心设计、“依山就势”、“尊重自然”的理念等,无不衬托出龙华环城绿道建设中一个大写的“人”字。

留不住人,是深圳产业大区龙华的困扰;“把人留住”,也是龙华绿道建设的初衷与根本。

近些年来,城市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依托于软环境的提升。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曾说过,“人类只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唯有城市将永久存在。”千百年来,城市都不仅是各种设施的排列组合,而且是作为人类文明的容器,体现着人类对理想秩序的追求。

从这种意义上说,绿道作为城市发展较高阶段的重要设施与表征,作为硬设施,构建的却是城市的软环境,彰显的更是城市发展中以人为本的基本尺度。留得住人的龙华绿道,留住了人心,也代表着城市文明更高的指数。

南方日报记者吴永奎统筹:郑佳欣林丽丽

新闻推荐

龙华街道执法队清理乱张贴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陈欣通讯员宋嘉瑜吴静芳)近期,龙华街道执法队对沿街商铺玻璃门、外墙擅自张贴的广告性标牌、标志、标贴...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深圳龙华环城绿道“环山贯水串景连园” 激活自然资源用绿道“留住人”)


 
频道推荐
  • 山海嵌玉带 人在画中游 编织绿色生态网,盐田区已建成绿道257公里
  • 聚龙山公园开展“垃圾不落地”宣传活动
  • “龙聚坪山”系列政策加速聚集创新人才,去年引进各类人才增近四成 力争本科以上人才住房“应保尽保”
  • 福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百名博士游福田
  • 深圳医保窗口服务将进驻各区和街道 5月1日起,首批2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医保业务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