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
王强
邹兵
陈十一
樊建平
邹鹏
彭剑峰
谭伟豪
金勇斌
唐杰
4月3日下午,西丽湖畔,湖光山色之中,高朋满座、群贤毕至。
当天,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发展论坛邀请到了来自高校科研、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治理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一起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言献策、把脉支招。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 要引领深圳科教事业发展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高质量地做好科教城的规划,要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气派、深圳气派,要能够引领深圳科教事业的发展;二是要进一步聚集科教资源,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布局更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在西丽湖片区,进一步增强科教城的实力;三是要抓好机制的创新;四是要做好配套环境,要把自然环境、生活环境营造好,要适合知识分子、科研人员、创业者在这里学习、教书育人、从事科研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大家能够在这里既奋发向上,又安居乐业。
南山区委书记王强
迎来“天时、地利、人和”新阶段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新阶段。
首先是“天时”,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是国家战略所向,是湾区建设所需,是地方发展所需,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性工程。其次是“地利”,一是区位优势集聚,科教城贯通南北、协同东西;二是良好的生态汇聚,片区内“山—湖—河—海”一应俱全,是城市核心区难得的宝地;三是创新载体云集,拥有国家、省、市创新载体368家。未来,科教城将与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联袂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最后是“人和”,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借力八方,筑巢引凤。南山将举全区之力,为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创新发展提供最良好的土壤、最优厚的条件,为广大人才及其家人提供最优美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
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邹兵
具备大湾区“智核”的良好基础
西丽湖片区是闹市的净土、深圳的“桃花源”。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具备了国际一流科教城、粤港澳大湾区“智核”的良好基础。首先是“全”,从产业到现代服务业再到高校一应俱全。其次是“强”,与前海、后海、深超总、高新区、留仙洞、大学城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三个是“达”,紧挨着正在规划中的西丽高铁枢纽,与深圳北站也很近。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
把最好的人才吸引来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建设可以用“高、新、尖”三个关键词进行注解。“高”代表的是高质量,要打造百年精品。“新”代表着新的发展方向、新的体制机制。“尖”意味着要汇聚顶尖的创新人才。
如何打造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有三点建议:一是科教融合,以高校为载体打造国家级研究平台;二是要以高质量为目标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三是解决好人才住房和人才子女的入学等问题。只有把最好的人才吸引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才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
打造知识经济典型样本
南山正在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围绕着实验室布局产业链。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设将决定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的国际地位。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拥有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诺奖科学家实验室和清华、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等高校,是知识经济的典型样本。建议在建设科教城时能将区域的图书馆、体育设施等公共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鹏城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邹鹏
创新协作机制
按照广东省、深圳市的布局,鹏城实验室将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石壁龙片区第一个入驻的新型科研机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拥有优质科技资源,能不能用一种新的体制把这些资源聚合起来,通过这种体制,共同建设西丽湖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一个协作机制,包括科研协作、投融资、共同创业的生态环境打造。等这个平台建好了,你说西丽湖像中关村,就像中关村,你说像西湖,就像西湖。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峰
以创新思维打造产学研新型生态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要构建产学研生态合作的生态环、智慧环,打造一个全新的产学研新型生态,我个人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创新思维,要有产业生态的思维,要有平台化的管理思维,要有合伙共创事业的思维。在这种创新思维之下,企业和研发机构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真正构建起一个相互协同、协调渗透的共享平台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能够通过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实现大湾区的智核、源头创新的源泉。
香港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谭伟豪
让资本流进科教城
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成功的因素,一是协调能力,二是人才匹配。湾区未来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他们擅长跨界,勇于创新,勇于冒险,有企业家精神和契约精神。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香港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利用好资本,利用香港已有的基金平台,引导国际科技风投进入大湾区,包括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Arm中国生态发展副总裁金勇斌
实施两个生态发展计划
Arm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总部在剑桥。2018年我们完成了Arm中国的业务分拆,Arm中国总部落户南山。我们目前正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平台计划2019年10月完成一期工程,主要服务企业和科研院所,实施两个生态发展计划:“开芯计划”-降低启动资金至百万元内,降低10倍。“贴芯服务”-预期可将设计周期平均缩短4至6个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
要承担科学发现使命
深圳要有担当,发挥引擎作用,成为大湾区动力澎湃的“发动机”,重点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和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这里不仅要名校聚集,更要创造成果迸发,尤其要创造出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发现机制,这才是西丽湖片区未来的价值所在。建议在科教城建设中,不要大拆大建,要保护好西丽湖原有生态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思想的多元性。
(郑恺 赵莉清 徐钢良 文/图)
新闻推荐
绿树鲜花常相忆 青山大海寄深情 深圳打造文化生态智慧殡葬新模式
敬献洁白的菊花寄托深深的相思。树葬现场。海葬现场。“礼有五经,莫重于丧祭”。在推进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深圳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