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西溪园区的访客食堂推出“未来餐厅”。深圳商报记者陈姝 摄
CFP供图
深圳商报记者 陈姝
刷工牌进出公司门禁、吃饭、打卡的日子要终结了,借助阿里安全研发的人脸识别等技术,阿里企业智能事业部正推进“智慧园区”建设。目前阿里员工不仅可以刷脸进出办公楼,还能刷脸吃饭、取快递,未来上班带张脸就够了。
近日,阿里巴巴发布一年一度的“红草莓奖”,由阿里安全提供技术支持,阿里企业智能事业部推出的“人脸门禁”项目获颁“内网小红莓”奖,表彰他们给“客户”带来的好体验,而这些“客户”正是阿里巴巴经济体的员工们。
“人脸门禁”覆盖11个园区
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八号楼大厅,出入办公楼闸机处设置了三台人脸识别设备。不再像以往那样,员工需要刷工牌才能通行,现在只需对着设备刷一下脸,“嘣”地一下,闸机就开了。这对那些进出忘带工牌或手持重物不便掏出工牌的人来说,不仅解放了双手,也更便捷。
短短一年时间,“人脸门禁”已从阿里的杭州园区扩展到北京、成都等11个园区,每天支持30万人次的刷脸通行,这相当于每天节约83个小时。
阿里企业智能事业部高级技术专家杨含飞说,目前“人脸门禁”还只是在办公楼区域运行,未来会全覆盖,包括进出园区的大门等。
“靠脸”吃饭和取快递
除“人脸门禁”,借助阿里安全的人脸识别技术,阿里员工不用带工牌还能刷脸吃饭、取快递。
2018年5月,阿里西溪园区的访客食堂推出“未来餐厅”。就餐者打完菜后,将托盘放在自助收银台上,借助图像识别技术,根据餐盘类型能自动算出价格;就餐者刷一下脸,秒内可完成支付。
替代工牌的还有刷脸取快递。在以往,阿里的员工到园区小邮局后,需要在机器上刷一下工牌,点击选中快递单,工作人员才能看到包裹位置;而现在只需在机器上刷一下脸,就能快速定位包裹。
阿里安全图灵实验室资深算法专家薛晖表示:“我们看到的实际上不只是人脸识别,它还搭载了活体识别模块。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它可以有效分辨出刷的是屏幕、照片或是3D模型,综合判断这张脸是真脸还是假脸。”
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AI已催生很多新行业。“比如用于人脸识别的摄像头行业,用于人脸识别计算的图形处理器行业,这些都和人脸识别的发展密不可分。”薛晖表示。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Gen Market Insights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25年底,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将达到71.7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是最大的消费区域,中国厂商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新闻推荐
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等 深圳通报4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
新华社深圳4月4日电(记者周科)有的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要求打折扣、搞变通;有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