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劲松
吴刚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这个春天的电视荧屏,是老戏骨的天下!《都挺好》里的倪大红、陈瑾,《芝麻胡同》中的何冰、刘蓓,《推手》中的王劲松、戴春荣、李天柱,再到近日公布预告片的《破冰行动》,将由吴刚、王劲松、任达华共挑大梁……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在如今这个“后流量”时代,老戏骨们强势回潮,已然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从处境尴尬到影响力“出圈”
“老戏骨”一词来自于香港方言,一般指演艺精湛的影视戏剧老演员,演什么像什么,演戏投入,一般在娱乐圈耕耘多年,德高望重并且演技深受称赞,被观众广泛熟知。然而在前些年,国产剧市场中的老戏骨们处境显得有些尴尬。他们凭借长期积累的“业务能力”和业界口碑,但是在不少年轻观众心中,是一种“脸熟却叫不上名字”的存在。特别是在此前流量当道、低幼剧情取向成为主流的国产剧环境中,老戏骨们要么无戏可拍,要么成为绿叶出演一些“爸爸妈妈”,处境可谓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然而,从2017年起,随着《人民的名义》《鸡毛飞上天》《我的前半生》《欢乐颂2》《情满四合院》《生逢灿烂的日子》等剧的热播,再加上政策导向的倾斜,一个观剧人明显感受到的事实是:演员终究还是要靠作品挺直身板。天价片酬、替身、抠图、浮夸演技等影视圈怪象,正随着泡沫的消散而不再猖狂,很少抱怨、也无粉丝“控评”待遇的老戏骨们乘着这股春风重回主流之路。这短短两年间发生的改变,十分符合观众心中老戏骨应有的场面气质:整理戏衫、理好仪容、稳步登台、不疾不徐。
今年,老戏骨们再发力。他们不需要“组织森严”的粉丝团,也无需戏外在微博与网友“套近乎”,老戏骨们在各自剧中的表现就足以破除粉丝圈层,引发国民讨论。不可否认的是,《都挺好》中倪大红一人承担了观众们大部分的喜怒哀乐,观众们在热议的同时,会惊喜发现他在《远大前程》与赵立新、刘奕君的精彩飙戏。《破冰行动》中吴刚将以禁毒局副局长正义亮相,而《人民的名义》中达康书记的威严余温尚存。
老戏骨为何能强势回归
短短几年内,老戏骨们的戏路如何经历如此大的转变?
首先,让我们放眼大环境,从去年开始,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双方面影响,现实主义题材以不可阻挡之势占领市场,关注当下、反思国人社会生活的题材成为主流,让电视剧创作者们将视角由玄幻、仙侠、偶像剧等青少年偏爱的题材,转向更为成熟的现实题材。
而视角的转变,也就带来了电视剧制作的多元化,更为真实的剧情逻辑,更贴近百姓的人物,为老戏骨们提供了角色。爱情和成长不再是永恒的主题,当更为复杂的人性、难以用零星形容词描述的情绪和情感、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成为荧屏主打,作品所产生的共鸣感是可以突破年龄与圈层的限制的,此时,老戏骨们灵活到头发丝的演技则更鲜活地表现社会现实与人物脸谱。
此外,对明星天价片酬的限制,平台方和片方对于成本分配的调整,种种因素让低调且实力过硬的老戏骨们显得势不可挡。如今,随着《声临其境》《演员的诞生》等关注表演本身的综艺节目的大热,老戏骨们受邀参演,在年轻演员中杀出一条“模范带头”之路。当大众的审美开始走向多元而成熟,互联网这块曾经挡住老戏骨们去处的绊脚石,如今也成为了帮助他们与更多观众沟通的助推器。老戏骨们不再只是绿叶,是市场的需求,也是观众对回归表演的疾呼。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4月9日电随着P2P合规检查的深入,P2P网贷处置力度持续加码。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相继出台相关平台处置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