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讯 (记者 易芬) 近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两位肾移植患者易女士和陈先生出院,他们送来了两面锦旗,盛赞胡红星和他的医疗团队,给患有尿毒症的他们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2017年至今不过短短两年的时间,在深圳唯一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里,国内少有的持有肝肾移植手术双资质的教授级专家胡红星,一把柳叶刀,游走肝肾间,已经完成了60多例肝肾移植手术,存活率100%。
工匠精神 身经百战也要不断学习
胡红星拥有中山医科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国内著名的肾移植专家郑克立教授,2001年后随郑克立赴位于珠海的中山大学附属五院创立器官移植科,逐步成长为肾脏移植手术的业务骨干。
2004年,他调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跟随何晓顺教授、朱晓峰教授专门从事肝移植。2017年,何晓顺教授团队作为深圳“三名工程”团队,被引进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胡红星也在何晓顺教授鼓励下,来深圳开拓一片新天地。
一台肝移植手术要持续五六个小时,供肝冷缺血时间要求控制在12小时内,医生必须争分夺秒地赶飞机,争分夺秒地手术。而移植手术时间常在深夜,凌晨三四钟是人最疲劳的时候,安静的手术室里,医生护士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在紧张团结的氛围下完成手术流程,让人体这精密的仪器在现代先进医疗手段下再次“器官更新”。
按照胡红星的习惯,手术就算深夜结束,他还会继续留在医院,不时查看病人的各类指标,直到一两小时后病人状况稳定了,他才肯回家休息。
“我们家周末会为了孩子开下火做顿饭,我居住的那个人才房,基本是用来睡觉的,没事的时候上网看看国外的手术视频。”胡红星说。
胡红星奉行“工匠精神”,就算已经历了大量肝肾移植手术,他认为仍要不断学习。现在网络发达,利用网络就可以学习世界各地的医界高手的手术案例。
人文关怀 对主刀过的病人会“管他一辈子”
胡红星一再表示,好医生要在手术室里把事情做得漂亮,同时要走进病床,跟病人面对面交流,提醒他们手术后的各类注意事项,尽最大可能避免每一次意外,挽救每一个生命。
从医30多年,他说自己可以骄傲地宣告,他主刀的肝移植、肾移植围手术期存活率100%,对自己的每一个移植病人,他是会“管一辈子”的。
器官移植病人要长期服用免疫制剂,这将带来身体的抵抗力下降,病人可能引起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胃溃疡、肺炎、白细胞减少症等。病人出现了这些问题,去医院其他科室一般都不敢处理,要重新找到胡红星来诊断开药。
胡红星笑称,一名器官移植科医生,尤其是既从事肝移植又从事肾移植的医生,被迫成了一名“全科医生”。给病人留电话留微信是常态,他手机接到的大多是病人的电话,24小时不关机,常有病人有紧急情况深更半夜打电话来咨询。一来二去,越来越多的病人都跟他成为多年的老朋友,他管着他们吃药,也管着他们吃饭,还管着他们运动等等。“我是将心比心,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病人,他们活得长久,对我而言是一种成就感,想想也蛮自豪的。”胡红星说。
新闻推荐
“童模热”引关注和思考 家长及行内人告诉你不知道的童模生态圈日进万金,但孩子的童年呢?
因为工作量大,专业童模在拍摄中打起哈欠。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童模拍摄没有想象中轻松。昨日,本报报道了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