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海荣)4月15日,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工作会议在深圳举行,加强基础研究以及搭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共享平台成为两大焦点话题。记者从会上获悉,深圳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有望年内正式上线,政府投资30万元以上的科研设备都要纳入共享平台。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副主任郑杰指出,目前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短板之一集中表现在基础研究方面,特别是从0到1的颠覆性技术和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的探索,还存在不足。他建议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在开展科研攻关时,都要聚焦提升自身基础科研创新能力,降低对外部核心技术的依赖。云南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姚绍文说:“开展国际科技交流过程中,不能只盯着引进成型的技术设备,还要学习技术背后的创新机制,这样才有助于创新人才的系统培养。”
参加会议的深圳软件园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当前正顺应共享经济时代特征,盘活深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科技项目资源,打通投融资渠道,实现科研资源共享。通过南方创投网、鹏城IT人等平台,将创新项目、投融资、人才等与企业成长相关的创新要素进行整合,打造新经济时代的科技共享园区。
该负责人透露,升级改造后的深圳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今年将上线运营,该平台具有大型科学仪器设施预约共享、科技成果推广及转移、科技项目监管及管理、人才引进及培养、科研机构监管及科技活动统计等功能。凡是市政府投资30万元以上的科研设备都纳入这个共享平台,包括生物、医疗、电子、软件、集成电路等,对外共享给那些买不起设备的小企业。这些企业不用买这些价格昂贵的高精尖设备,可以在支付一定费用后,申请预约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市拥有该类型仪器设备的单位有300多家,总共仪器设备约12300多台(套),仪器设备的投入原值超过77亿元。
据介绍,政府投资的科研设备先上线,后续会吸引其他商业机构将设备放在这个共享平台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港澳的企业也可以共享使用。
新闻推荐
筑梦新深汕 奋斗新时代 深汕特别合作区召唤四海才俊同行续写春天的故事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汕特别合作区展区。张贵摄“追梦深汕,创造可能”,4月14日至15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