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张玮)“人力成本不断上升,正在倒逼智能制造。目前工业机器人销售年增长率已大于20%,以机器人代替人力去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已成为大势所趋。”4月15日,深圳市超准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珉在光明区2019智能制造技术高峰论坛上如是说。当日,众多来自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创业者代表还围绕数字化工厂建立、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及发展趋势等话题展开探讨。
陈珉说,截至2014年,中国制造业工人年平均收入已较2009年翻了一番。而工业机器人销量自2013年至今,除2015年外,年增长率均大于20%,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达51.2亿美元,销售数量约16万台。预计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存量市场将达到75.8万台,2020年达到100万台。
而对于传统制造如何真正向数字化时代跨越,陈珉认为,超过70%的数据信息是来源于视觉图像,基于2D和3D图像传感器以及AR技术的视觉系统,将成为推动新一波智能机器人成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三维机器视觉在未来将起到重要的赋能作用。“智能制造将是机器人+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的结合,它能够让互感器四面自动打标、玩具喷油车间无人化、汽车部件柔性搬运,真正实现数字化信息传输,提升用户体验。”陈珉说。
富士康科技集团项目总监陆品桂则直指企业与行业存在问题,认为许多企业在发展智能制造时,缺乏整体规划与设计。“一是以偏概全,片面追求自动化与"机器换人";二是基础管理水平薄弱,亟需大量的"管理补课";三是信息化尚未与业务融合,众多的信息系统如何整合,集成成为较大障碍;四是数字化虽是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但数据质量却很差。”陆品桂提出,智能工厂建设要建立标准体系,通过智能化产品、制造、管理、服务、供应链、决策来推动执行,并做好评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王丛表示,随着今年全国两会对“智能+”的提出,各行各业正加速推进智能化转型,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强国,政府大力扶持推动,促使智能制造成为许多投资者的关注焦点,投资者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占比必将越来越大。
新闻推荐
大肠癌成深圳人第三大疾病杀手 中国医师协会多学科诊疗模式专委会“星火计划”在广东启动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鲍文娟通讯员刘琪)本周是第25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记者昨日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