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 宋彪)为防止暴雨导致的灾害,昨日,龙华区三防办发布防御指引教公众如何预防暴雨灾害。
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50毫米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暴雨来临前如何做好充分准备
在暴雨来临前,全区所有人员要及时了解暴雨预警信息。领导要高度重视,检查防汛工作的落实情况。居民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确保防汛安全。各单位要加强对本地雨情的检测,及时为防汛部门科学开展防汛调度工作提供依据。要做好低洼易涝地区的防御工作、乡村中小河渠的排洪工作、危险重点地区群众疏散转移安置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一旦发生险情,要及时组织人力、物力,全力以赴抗洪抢险,及时转移群众。
市民要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暴雨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退,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检查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居住在山坡、挡土墙周边等危险地带的居民要及时撤离,转移至安全场所。
低洼易涝地区的居民应及时转移至安全地带,如未转移的,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要做好人、畜、农作物的保护措施,避免出现生命财产受到侵害。还要做好储电、饮食、药品等抗暴雨物资的准备工作,提高防御能力,打好持久战。
暴雨来临时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
暴雨来临时,市民切记不要慌张。要立即关闭门窗,密切关注泄洪预警,防止水浸,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媒体等设备,防止发生触电、燃气泄漏。市民不要走地下通道或者高架桥下面的通道。这些地方低洼,易被水淹。暴雨中开车应开雨雾灯、减速慢行,尽量不要穿越出现水浸的道路。如果已经浸到车门,建议弃车转移到高地,因为如果暴雨造成了洪水,人和车很容易被冲走。暴雨易引发山体滑坡、坍塌,应避免外出。如险情发生不要惊慌,要向两侧跑,向上或者向下跑都很危险。当遇无法跑离的滑坡时,可以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固定物自救。在户外的居民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深井或坑、洞中。不要在广告牌、高楼、大树下停留,应该选择安全场所躲避。已被洪水围困的居民先设法自救,向高处转移或寻找漂浮物逃生,同时注意高压电线,确保自身安全。想办法让人知道自己所在方位,等待救援。遇到危险时,请拨打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求救,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疏散工作。
暴雨过后的注意事项
疏散、撤离的人员不要急着回家,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安排。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在有关部门的指挥协调下清理灾后现场。应及时清运垃圾,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注意饮水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饮用水受污染时,要用明矾、漂白粉等消毒处理。注意个人防护和食品卫生,做好“四害”防治,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进行环境整治。关注健康,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请医生诊治,防止疫情。在有关部门领导下及时修复损坏建筑物,保障居民生活安全。及时抢收农作物,做好牲畜检查、消毒工作,尽快恢复生产。
新闻推荐
学生纷纷设计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想,并从中寻找到了测量浮力的方法。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张瑜通讯员黄丽梅文/图)日前,龙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