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圳 今日福田 今日罗湖 今日南山 今日盐田 今日宝安 今日龙岗 今日龙华 今日坪山
新岭南 > 广东 > 深圳 > 今日龙华 > 正文

搭建社区共同治理的平台,唱响“来了就是深圳人”幸福之歌 龙华 7000余件“微实事”诠释民生获得感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4-23 06:34   http://www.kcqsx.com/


“玫瑰之约”为龙华区未婚青工搭建了交友联谊的平台,备受青工追捧。

“不用自己买菜、做饭,每天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放心餐,两荤两素,营养全面,卫生有保障。”每天,一份由“长者食堂”烹制的免费午餐,让茜坑社区的彭爷爷乐开怀。

一场“玫瑰之约”,让富士康青工闫利民与自己心仪的女孩成功牵手。如今,小伙子成了这场青工交友联谊活动的义务宣传员,逢人便说政策好。

地铁环中线民治站,一项地铁出口人车分流改造项目,有效化解了人车争道的矛盾,地铁出行安全有了保障,“钟摆人群”无不竖起大拇指……

在外来人口大区龙华,2015年以来,7059个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先后落地,累计投入资金9.29亿元,而其中近95%的项目服务于外来人口。

一桩桩“微实事”,以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为突破口,搭建起社区共同治理的平台,也有力地撬动了无数外来人口的“大参与”,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共同唱响“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幸福之歌。

●文/图:吴永奎

细分人群

“靶向定位”打造高效服务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民生微实事,核心就在一个“民”字。

龙华区现有人口约300万,其中90%为外来人口。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怀揣着不同梦想,文化素质相差悬殊,民生需求也因此有了人群分野。民生微实事精准投放的前提,就在于精细划分外来人口结构,“靶向定位”民生微实事服务人群。

青工,是龙华外来人口中最为庞大的人群。作为产业大区,龙华制造业发达,汇集各类工业企业9000余家,吸纳近130万外来青工。其中,未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约为4:1),面临着“择偶难”的问题,而已婚青工群体,因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子女,只能将孩子留在老家,两地相隔。这些被形象地称为“小候鸟”的青工子女,只能在寒暑假期间“飞”到父母身边。

龙华区位于城市发展中轴,便利的交通和相对低廉的租房成本吸引了数十万“工作在关内,居住在龙华”的区际“钟摆人群”。同时,龙华坐拥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深圳北站,随着广深港高铁的开通,越来越多的香港同胞将龙华作为居住地,成为龙华区又一独特人群。

龙华区作为传统侨乡与客家文化之乡,其丰富的文化吸引着大批外国人士。观澜版画基地吸引60多个国家(地区)的700余位艺术家入驻创作,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每年举办上百场赛事,每年有300多万人来此比赛、休闲,其中40%是境外人士;中法合资企业长安标致雪铁龙吸引了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和工程师长期在此工作。

把脉需求

“精准投放”破痛点

在对外来人口结构精准定位的前提下,龙华区秉持问题导向,瞄准不同人群的需求痛点,精准投放民生微实事,力求以小见大,精准满足外来人口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针对青工群体,主打情感关怀。“择偶”是困扰单身青工的普遍难题。龙华区开展“玫瑰之约”项目,先后在富士康集团组织26场大型交友联谊活动,让众多青工通过该项目开启了恋爱之旅,成功步入婚姻殿堂。

“小候鸟”的到来,让已婚青工与子女有了难得的团聚时光,而“带娃难”问题随之出现。龙华区通过民生微实事密集开展夏令营活动120余场,涵盖书法、舞蹈、手工、绘画、拓展、轮滑等方面内容,为青工父母免去了后顾之忧。

出行环境是“钟摆人群”最关注的话题,然而,龙华区作为新成立的行政区,其公共基础设施与原关内特区存在一定差距,部分社区交通混乱,存在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龙华区摆脱基础设施经费审批链条过长的掣肘,利用民生微实事资金审批灵活、项目周期短的优势,在各社区迅速新建、改建大量基础设施,最大程度回应“钟摆人群”安全出行需求。

居住在龙华的香港同胞,普遍希望在深圳能够拥有对标香港的精细化公共服务,增进群体情感。对此,龙华区利用微实事资金,打造香港同乡龙华联谊站,以联谊共建为载体,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定期开展香港同胞团体活动,吸引凝聚更多的香港同胞,促进深港两地交流合作。

价值观、语言及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隔阂成为外籍人士初到龙华首要面对的问题。基于此,龙华区首先通过民生微实事资金开展“国际会客厅”项目,项目包含版画、服装、展览、摄影、橄榄球等多方面内容,通过文创、艺术、运动等形式搭建起东西方文化交流平台。其次,通过举办西班牙、德国、日本、法国、俄罗斯、英国等多国主体文化沙龙活动(累计服务国外居民8000人次),在推动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提升社区凝聚力,营造开放、包容、友善的多元文化环境,受到外籍人士的广泛欢迎。

由民做主

“微实事”助力实现“深圳梦”

去年底,一场“2018年度民生微实事十佳项目”微信评选活动,几乎霸占了新老龙华人的朋友圈,累计参与投票的龙华居民超过了90万人次。

民生微实事,居民评、居民议、居民选,这是龙华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龙华区民生微实事的靶向定位及精准投放,有效回应了社会多元需求,“由民做主”的机制设计,更激发社会各界的参与活力,助力数百万外来人口实现“深圳梦”。

在各社区党委的领导下,龙华民生微实事从一开始,即通过“参、议、评”的方式,调动外来人口的参与感,“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社区治理格局初显成效。在项目申报阶段,企业园区和社区开展“心愿集结号”活动,每一位青工的点子被采纳后将获得200元“心愿红包”奖励,激发了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在项目审核阶段,邀请外来人口参与项目审议,外来人口“话语权”得到充分的保证;在项目完成阶段,结合民生微实事项目观察员评议以及居民微信投票结果,评选出龙华区年度民生微实事十佳项目。

民生微实事“短、平、快”的特点,快速解决了外来人口身边众多“衣食住行”问题,外来人口生活获得感显著提升。如兴建一批公共晾晒场,解决社区“晾衣难”的问题;联合区食药安办开展“社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建设”项目,打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局面,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对城中村环境进行集中整治,解决城中村居住环境差的问题;翻修改造道路、天桥及桥洞,解决“出行难”问题。

参与创造价值,获得感营造幸福感。民生微实事自实施三年半以来,龙华利用“小资金”解决民生“大问题”,开展“小活动”传递文化“大能量”,外来人口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逐一迎刃而解。

随着大批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实施,青工群体逐步感受到深圳的温情,“钟摆人群”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改善,香港同胞的两地交流更加密切,外籍人士文化隔阂逐步消解,外来人口参与感、获得感显著提升,“中轴新城”更宜居、“幸福龙华”更幸福。

■聚焦

民生微实事观察员:用“第三只眼”看民生

“微实事”大民生,项目虽小,监管必不可少,方可保证“好事办好”。

为加强对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及资金的持续性监管,2017年5月,龙华区民政局创新推出社区民生微实事观察员制度,分别为各街道聘请两名观察员,让社会力量“第三只眼”介入“微实事”的监管体系。

根据机制设计,龙华微实事观察员的介入包括:事前,旁听社区项目评审会议,核实项目实施必要性和真实性;事中,现场查看项目实施情况;事后核验项目质量及查看资料档案整理情况。平均每个观察员负责4-5个社区项目跟进工作,监督范围覆盖全区50个社区。

试水近两年,观察员成为龙华民生微实事监管的“啄木鸟”。2018年,龙华区民政局组织各街道观察员累计常态化跟进1539个项目,协助街道发现和解决626个问题,如观湖街道鹭湖社区“安全教育活动之青少年安全技能培训项目”,观察员发现活动物资未达到要求,现场督促实施方与社区工作站沟通,核减了部分项目费用;观澜街道牛湖老二村儿童游乐设施项目,观察员发现儿童游乐滑梯实施标准与设计图纸不一致,存在安全隐患,告知社区检查全部组件,安全隐患得以排除。

同时,龙华区民政局尝试通过观察员开展项目专项观察,成效初显。2018年11月上旬,区民政局组织观察员集中对各街道2018年及往年已实施完成的322个工程类项目标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195个项目标识存在问题,并要求各街道对标识存在问题进行整改,截至2018年12月20日,已整改106个项目标识。

新闻推荐

大浪“榕树家园”项目之企业大讲堂开讲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周德萌通讯员黄雪妮)近日,由大浪劳动管理办公室举办的“榕树家园”项目来深建设者能力素质提升培训——...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搭建社区共同治理的平台,唱响“来了就是深圳人”幸福之歌 龙华 7000余件“微实事”诠释民生获得感)


 
频道推荐
  • 山海嵌玉带 人在画中游 编织绿色生态网,盐田区已建成绿道257公里
  • 聚龙山公园开展“垃圾不落地”宣传活动
  • “龙聚坪山”系列政策加速聚集创新人才,去年引进各类人才增近四成 力争本科以上人才住房“应保尽保”
  • 福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百名博士游福田
  • 深圳医保窗口服务将进驻各区和街道 5月1日起,首批2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医保业务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