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龙岗十大人物系列报道
颁奖词
你看的是病,你救的是心,你开的是药,你传的是情。你用技高德厚编织着一“网”情深,从龙岗出发耕耘着生命的交响,让千家万户收获着健康平安。
6年时间,龙岗中心医院肛肠科主任王胜鉴解决了近6万人的“后股之忧”,有外国病人跨海越洋慕名而来;他的名字,成了信心的保证、品质的代名词。如何以最小的风险、最少的成本、最精的技术,还患者健康,成为他脑海里最重要的事。
有严重洁癖却选择了肛肠科
初到深圳,王胜鉴原本并不是搞肛肠的,而是一名普通外科医生。普外科那么多专业,最终他选择了肛肠科,在“又脏又臭”中成长为全国有名的肛肠专家。肛肠外科苦累不说,天天和肛门、粪便打交道,那种脏和臭是常人无法忍受的。特别是有时候,有些病人的血、粪便会喷到脸上,一些老人家便秘很严重,还得亲自用手帮他们抠出来。
“虽然我有严重洁癖,但我觉得‘无所畏惧’,正是因为近距离,我觉得我的脏累与他们的难言之隐、难言之苦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只要一心为患者,能为患者解除问题,再脏再累都是值得的。”
这6年来,“肛肠王子”已经为6万人解决了“后股之忧”,走廊上满是病人送的牌匾和锦旗。连龙岗中心医院肛肠科护士长姚鑫都说,太多了我已经挂不下了。“主任心里装的都是他的病人,每个工作日他永远都会提前一个钟上班,早早在查房前到病房问候病人。”
在线为网友解“难言之隐”
王胜鉴工作外的所有空余时间,全部用在了网上,但他不是冲浪,而是为网上的患者们答疑解惑。本来对电脑不太精通、连打字都只会一个手指敲的他,会在手术前后、上下班路上、睡前等间隙上网回复每位病人的网上咨询。
早在2012年11月,王胜鉴医生就把目光投向互联网,在全国知名正规网站“好大夫在线”开设了个人工作站。“互联网发展很快,很多患者为大医院的‘一号难求’而犯愁,会在网络上搜索咨询,专业的人在专业的平台做专业的事,是大趋势。我把它当做肛肠科的初生婴儿去用心呵护照料,为每位有需求的患者答疑解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开通“好大夫在线”咨询以来至2019年3月,王胜鉴个人网站总访问量达313万人次,直接回复了13000次问题,直接帮助了4783位患者,其中约1800名患者前来医院找他治疗。网站上下收获了300多封感谢信,锦旗60多面,匾牌10多个。他个人的医疗服务做到了24小时回复率100%,疗效满意率100%,态度满意率100%,个人诊后服务星排行榜位列全国第三。“与其说313万是个访问数字,不如说是我数年的点滴积累。我希望通过这个医疗资源共享的平台,把诊所‘开’到全国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曾有一位40岁的美籍华人,在美国做了3次肛肠手术都复发了,后来在网上了解到“肛肠王子”,专程打了个飞的找到他,并在医院做了次彻底手术。康复后,她感慨地说道:“想不到国内有这么好的技术,深圳有这么好的医生!”
绘制“肛肠地图”实施延续服务
除了给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王胜鉴提出新的服务理念—————“延续性服务”。门诊病人就诊后,为免使他们离开医院后出现病情变化或不明用药情况,让他们就诊时扫其网站的二维码,方便他们回家后能及时联系;住院患者入院后及时在该网站报到,住院期间有疑问及时咨询解决。
为了让更多病人能就近找到最适合的专家和医院就诊,王胜鉴还做了一张迷你版的“肛肠地图”,利用网络平台的线上会诊功能和自己的人脉关系,邀请大肠肛门病专委会全国委员、各省的会长、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等肛肠专家进行线上会诊,解决一些特殊的疑难杂症,使患者不用飞奔多个城市,就能找到全国权威专家诊治;同时,专家之间还能介绍患者就近找本地区的专家住院治疗,实现合作共赢。
本版采写:龙岗通记者张一鎏
本版摄影:龙岗通记者赵炎雄
新闻推荐
本报讯(侨报融媒记者刘芳菲通讯员王占先)近日,在宝龙街道办的支持和一线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为期4天紧张有序地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