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人员上门走访服务“白名单”企业 许祖引 摄
龙岗区税务局在推进减税降费、优化辖区营商环境工作中又出实招。今年2月开始,龙岗区税务局着眼探索分级分类差别化管理和服务举措,将辖区内经营状况良好、纳税信用等级高、风险等级低的企业纳入税收“白名单”。进入税收“白名单”的企业,在纳税申报等办税业务中,若出现项目栏次比对异常时,只作提示性信息,不再阻断申报。企业可因此享受更加高效便利的办税体验,有效避免“来回跑”现象出现。
企业快捷税务机关风险可控
据了解,税收“白名单”是基于企业良好纳税信用基础上的一种激励式动态管理举措,是税务部门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用事后分类分级的风险管理,取代事前无差别审批的具体实践。
深圳深兄环境有限公司是开设在龙岗区的一家主要从事清洁服务和绿化工程服务的环保企业,每年大约有3至6个跨区域工程项目,需要在工程地预缴税款。之前,因预缴税款数据无法实现自动比对,该企业每月进行纳税申报时,都要到主管税务所的办税服务厅通过异常转办完成纳税申报,大大增加了公司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与压力。因纳税信用等级良好、税收遵从度高,该企业近期被纳入税收“白名单”。该企业财务人员周小姐说:“进入‘白名单’后,企业可以在电子税务局直接完成申报,享受更加便捷的电子税务局一窗式比对服务,有效节约了公司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龙岗区税务局税政科科长张敏说,周小姐所在的企业出现的异常比对信息,系统会依据风险等级进行自动提示,税务部门会在事后的管理中依此进行有效监管。“白名单”制度既让企业在办税中充分享受到方便快捷,又让税务机关在后续监管中做到风险可控。
不断优化辖区税收营商环境
龙岗区税务局介绍,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对“白名单”的维护管理,“白名单”发挥了更大功效。事前,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和纳税信用进行动态考量,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白名单”;事中,及时对系统不能自动维护的情况分析原因并采取应对措施;事后,对已纳入“白名单”管理的企业筛查涉税风险,若出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将其调出“白名单”,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管。
税收“白名单”制度在为纳税人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税务部门减轻了负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龙岗区已有4000多户纳税人进入税收“白名单”。这些纳税人不用多跑办税厅,一线税务人员同时也节约了审批审核时间,减轻了工作负担,实现了税企双赢。(李薇 陶晶晶 唐舒书)
新闻推荐
龙岗“校长分享学习会”首次走进高校 大学校长为中小学校长讲“未来教育”
【本报讯】(记者刘丽)5月28日上午,龙岗区第十六期“校长分享学习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这是该区校长学习会首次走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