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深圳报业集团驻喀什记者 石岩松)2018年8月,深圳首批“万人援疆”支教教师奔赴喀什地区,其中24名教师进驻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为发挥援疆支教队在喀什教育领域的引领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同时展示深圳市首批“万人援疆”支教团队在“特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该校高一年级于近日举行了教学开放周活动,推出73节推荐课,内容多、质量优、效果好、影响面广,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师徒同台传帮带
据了解,73节推荐课包括市级研讨课、援疆教师推荐课、学科推荐课、班会展示课等,其中最为精彩的是援疆教师和徒弟同台讲课。
援疆教师邓拥军的语文课上,学生积极参与,用还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抢答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纠正发音。与邓老师进行同课异构的是他的徒弟郭慧。在完成自己的展示后,郭慧老师表示:“我的课受邓老师和支教队老师们的影响很大。他们影响我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更多的是教育理念。”
活动中,不仅有精彩的开放课堂,还有特高校长匡传荣主持的教育研讨活动。他以“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的学生观和“每位教师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的教师观,分享了如何处理学生与老师、老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辩论赛展现国语魅力
为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提升他们说普通话的自信心,本次开放周还举办了首届“特高杯”辩论大赛。经过初赛、复赛,深喀一高和特高代表队会师决赛。深喀一高的反方由清一色的“娘子军”组成,她们口齿伶俐、反应机敏、配合默契,但逻辑尚欠严密,惜败对手,获得比赛亚军和“优秀组织奖”。特高学生组成的正方虽温文尔雅、含蓄内敛,但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获得首届“特高杯”辩论大赛冠军。
这次辩论赛使参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普通话水平得到了历练提升。获得“最佳风采奖”的努尔阿米娜·米尔沙力江同学表示:“在陈太仲老师指导下,我们从不知道辩论为何物到渐渐掌握一定的辩论技巧,知道了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重要性。”
家校互动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针对喀什地区学情和家校之间交流较少的情况,开放周还特别开展了家校互动活动,增进家校双方了解,同时提高家长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了解。家长们有的走进课堂,陪孩子一起上课;有的参观陈列厅里学生作品、作业。当家长们看到孩子手工制作的DNA分子结构模型、手工绘制的国家地图等作品时,忍不住连声赞叹“想不到孩子们这么优秀!”高一(2)班的学生家长买买提明·吐尔洪对周围的人说:“我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当我还不会说普通话的时候,因语言障碍会错过一些乘客,现在我女儿回到家里会教我说普通话,这样接到的乘客比原来多很多,这就是学习普通话的好处!”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胡蓉昨天,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从预告到正式发牌,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