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与市场上一直很火热的终身寿险相比,定期寿险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一直难以打入保险消费者群体中,但现在这一局面有望被改变。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依托互联网,这类适合中青年工薪阶层的险种已在近一两年中慢慢普及开来,有望打破以往传统渠道销售不利的困局。
国内市场仍有提升空间
与一般消费者熟知的终身寿险不同,定期寿险是指在保险合同约定期间内,如果被保险人死亡或全残,保险公司将给付保险金,但若保险期限届满后被保险人健在,则合同终止,保险公司不再承担保险责任,也不退回保险费。
此外,一旦消费者在保险期限内退保,与终身寿险相对较高的现金价值相比,定期寿险基本没有现金价值或现金价值很低,属于一种“消费型”保险。
记者观察到,市面上常见的定期寿险产品保障时间一般以10年、20年和30年较为普遍,这类保险的保障比较全面,保费多在1000—2000多元不等,保额最高可达到300万元,保障杠杆较高。
不过,纵观其发展过程,定期寿险的步伐一直不温不火,尤其是在传统的保险销售渠道上。究其原因,是由于业务员缺乏推广动力、消费者需求难以被激发,加上投保体验较差、价格过高等原因。
“在国外发达保险市场,定期寿险是销售件数最多、销售保额最高的产品之一。美国每年销售近400万单定期寿险,在寿险市场按保单计算占比是40%,但中国定期寿险市场的占比却不到千分之一。”招商仁和人寿副总经理、总精算师陆万春坦言,定期寿险在国内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可引领寿险科技创新
当传统销售渠道遇到“瓶颈”后,走互联网路线,就成了定期寿险实现错位发展的最优选择。数据显示,近一两年来,定期寿险的线上发展迎来了一波强势突破,2018年保险全行业中,通过互联网销售的定期寿险保费约为2.2亿元,仅今年前2个月就实现保费近1亿,同比增长了600%。
“经过互联网的多年推广,定期寿险的概念已经被80、90后人士所接受,消费者基数以亿级计算,同时,"偿二代"的实施有效减低了定期寿险的资本金占用,为价格下降提供了精算基础,此外,定期寿险的产品性质也比较适合简单透明的互联网。”深圳小雨伞保险董事长徐瀚如此表示。
“在其他发达保险市场,寿险科技的创新都是从定期寿险开始。”陆万春表示,通过智能手段结合精算理论进行风险定价与额度配置,是定期寿险创新最有效可行的方式。“以定期寿险切入保险科技市场,符合保险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律,也是很好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消费者应按需综合配置
定期寿险适合哪些人群购买?徐瀚告诉记者,与终身寿险相比,定期寿险没有高额的保费成本,加上较高的保障杠杆,适合年龄在25-40岁之间、收入不算高,有房贷、车贷的工薪阶层及初创业人群。
不过,并非购买了定期寿险之后就不用配置其他保险。尽管定期寿险保障较全面,具有意外身故及残疾保障,但它并不能进行针对性保障。对家中的“顶梁柱”而言,重疾险也是不可或缺的,其保障更具有针对性,且保障额度高。
一位行业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定期寿险时,切忌条款不清就投保。“购买时要注意可续保和可转换条款,"可续保"的投保人续保时的年龄与续保次数不能超出保险公司的规定;"可转换"的投保人在行使转换权时,投保人不必提供被保险人的可保证明。此外还要向保险公司认真做好健康告知,并注意免责条款。”
新闻推荐
自年初开门迎宾以来,深圳博林天瑞喜来登酒店西丽尚膳全日制餐厅以洋溢时尚格调的环境,汇聚东西方精髓的缤纷美馔,迅速成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