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筑师刘晓都被聘任为坪山区美术馆馆长。受访者供图
坪山美术馆主要的责任还是在于服务坪山区的公众。注重公共教育,提升公众的美育水准,开展国内国外的一些好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交流,发挥起文化教育的职能,给公众带来好的艺术与设计。———刘晓都
5月30日,深圳建筑师刘晓都被聘任为坪山区美术馆馆长的消息刷屏业界朋友圈。建筑师出任美术馆馆长在深圳是第一次,在全国也是罕见。作为一名深耕深圳20多年的建筑师,近年来,刘晓都跨界做出很多尝试,他游走在建筑师、策展人、协会会长、客座教授、艺术家等多种身份之间,现在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美术馆馆长。
在刘晓都看来,成为美术馆馆长是一项挑战,而他不想呆在舒适区,想给自己更多挑战。
在过去的20年时间,刘晓都与都市实践团队在深圳设计了众多有代表性的建筑,他们伴随着深圳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一起成长,在厚达583页的《2000-2015深圳当代建筑》一书中,有三分之一的建筑案例与作品出自都市实践团队,从中也可以窥见刘晓都对深圳的参与之深。
馆长像制片人,出任馆长有使命感
刘晓都喜欢做一些开拓性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喜欢“开球”。他把美术馆长这一角色定位为一个制片人,就是找策展人的人。
“我不是想做几个漂亮的展览,舒舒服服地混过去。做这件事还是有一个使命。美术馆也有自己的一个使命,必须明确这个使命。你有了这个使命,你才知道怎么去做,你有一个高的目标,你才能做到一个高度,这也是我的经验。将来我这三年过去,如果交棒的话,下面我也希望他能够继续按照这个路子往下走。”刘晓都说。
谈起对坪山美术馆工作的初步构想,刘晓都认为美术馆必须要有一个宗旨,会先给美术馆确立一个方向,与当地达成共识,到时会去请国内国外的顾问,进行把关。“其实最重要的是组个班子,把执行团队确立下来。坪山美术馆会做得更国际化一点,这也是深圳的一个需求,打造一个品牌,形成一个文化高点,从而拉动坪山的文化建设。当然,坪山美术馆主要的责任还是在于服务坪山区的公众。注重公共教育,提升公众的美育水准,开展国内国外的一些好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交流,发挥起文化教育的职能,给公众带来好的艺术与设计。”
在刘晓都看来,现代的美术馆有很多教育的功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符合深圳的调性和状态,让所有人都能来用,能来看。所以不同的展览,有不同的针对性和受众,所以从高端的展览到普及性的教育,中间还要有研究的部分,然后还有收藏,不断的收藏。美术馆建设就是慢慢积攒的过程。
刘晓都表示,希望有一些学术的、思想理念的东西,从艺术史与设计史的角度去梳理一些东西,做一些系列的讲座、论坛、展览。“希望在我现在做的三年时间,按时间顺序一步步去推进,最后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东西。”
希望自己变成这个城市的一分子
说起担任美术馆馆长的信心来自哪里,刘晓都认为是来自几次策展经验,以及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协调能力,及众多美术馆界的朋友。
从2017年担任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总策展人,到最近与策展人李振华一起策展2019深圳(坪山)国际雕塑展,刘晓都希望美术馆是城市文化的一个象征。
他的很多建筑设计都是基于对深圳城市特性的研究,如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华美术馆等的改造设计。他致力于探寻未来高密度城市的发展道路,如2015年,他主持研究并设计的作品“超都会”透视了未来珠三角2.0时代超级大都会的生活模式;2016年,作为伦敦设计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他以作品DenCity延续并深化了高密度城市研究这一话题。
在刘晓都看来,文化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给做起来的,得花时间。他说,那我们想象一下五年、十年以后的坪山,他的文化状态和火热的经济状态是否能匹配上?就现在看深圳整体的文化跟经济的实力还是不匹配的。现在就是很多人会感觉遗憾,深圳好吃好喝好住,但是文化乏善可陈。与北京、上海、甚至邻近的广州都不好比,我们也是一线城市,又有钱,我们为什么不去做这些事,让大家去享受到这个成果呢?得让我们的孩子成长的环境里头要有文化的东西,你才能持续的吸引人才过来,这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咱们就把它提到一个高度去。这是必须要做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撑面子的建设。
无论是做建筑,还是当美术馆馆长,刘晓都希望让自己变成这个城市的一分子,找到深圳的灵魂。深圳距伟大的城市还有距离,还在寻找过程中,他希望自己的工作能给这个城市带来更多的认同感。
采写:南都记者谢湘南
新闻推荐
福田主场深圳创客周,打造全球知名“双创”中心2019年全国双创周深圳活动暨第五届深圳国际创客周大幕拉开
2019年全国双创周深圳活动暨第五届深圳国际创客周大幕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