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代表参加“海上看湾区”游船采线体验行,感受沿途航线美景。南方日报记者鲁力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张光岩)7月15日下午,2019深圳南山荔枝文化旅游节分项活动——“赤湾文博之旅”+“海上看湾区体验行”活动在南山区举行。本次活动以领略南山独有的风光为核心,先后组织市民参观了南山古迹左炮台、天后宫,开启赤湾文博之旅;通过精品滨海旅游航线采线体验,从海上观赏深圳湾大桥、SCT码头、内伶仃岛、港珠澳大桥等知名景点,通过海上观光寻南山之美、湾区之美。
探寻赤湾古迹
南山是深港历史之根、文化之源,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在赤湾仅3.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赤湾地区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赤湾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节点,也是郑和下西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地。
位于蛇口的赤湾左炮台始建于1717年,曾为林则徐禁烟、新安人民抗英斗争立下汗马功劳。站在炮台之上,看着巍然的大炮远视伶仃洋面,仿佛还能听见当年隆隆的炮声和英勇抵抗外敌的呐喊声……
赤湾天后宫原名“天妃庙”,殿宇巍峨宏伟,气象万千,自明代起就声名远播,也是郑和下西洋开创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本次“赤湾文博之旅”选取了这两处赤湾古迹代表进行实地探访,让参观人员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南山醇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少帝赵昺的陵墓宋少帝陵以及位于小南山顶的南头古城附属军事设施——赤湾烟墩,也是赤湾文博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船体验海上美景
看过了南山的历史人文,从海上看南山又会有何不同的体验呢?本次活动邀请市民代表参加“海上看湾区”游船采线体验行,航线途经之处都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蛇口,1979年7月填海建港的开山炮在这里轰然响起,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第一炮,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
太子湾,2016年5月,获批“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同年11月,蛇口邮轮母港正式开港,作为华南地区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现代化邮轮母港,已成为深圳新的城市名片,从蛇口邮轮母港出发,不但可以前往港珠澳及深圳周边海岛,还可乘坐邮轮前往日本、越南、菲律宾,拉开了深圳邮轮旅游的新序幕;2017年9月,“海上看深圳”项目正式开通,开启了普通市民海上观光游深圳的新篇章。
深圳湾大桥,飞架于伶仃洋面,是深港重要口岸通道。从海平面上望去,大桥仿佛一条银龙横跨深港交界线,尽显雄伟壮观形态。
SCT码头,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是游轮必经之处。在碧海蓝天的衬托下,SCT码头的中国红更加令人震撼。
港珠澳大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脊梁,展现出中国桥梁建设先进水平。
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赤湾文博之旅”+“海上看湾区体验行”活动旨在宣传推广南山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让各地游客在蛇口登岸,可从赤湾文博之旅开始,赏南山全域宜游之美;在南山登船观光,可从海上赏南山乃至湾区未曾发现之美。
该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体验活动,进一步推进南山全域旅游发展,打造更多惠及广大游客、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滨海特色旅游项目,展示南山乃至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形象,对发展特色海洋经济、塑造海洋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推荐
桃源街道组建“民生微实事”专业导师团 助力民生服务“做实、做细、做精”
晶报讯7月13日,2019年“三区融合”民生直通车之旅项目路演会暨“桃源融”训练营拉开帷幕。经过1天的展示和交流,最终12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