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芳
盐田区作协主席、深圳市作协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广东省朗协会员,现任《盐田文艺》执行副主编。2000年起开始写作,先后发表诗歌、小说、散文等800多篇,出版有散文集《流淌的岁月》。
□□
╱╱
初次邂逅三洲田真是惊诧于她无边无际的绿色,分明是深冬时节却依然以浓淡深浅不同的绿色展示着她独特迷人的魅力。这里山青水碧、鸟鸣谷幽、云遮雾绕,幽静清妙,距离喧嚣的城市只有咫尺之遥,却别有洞天,完全是一派世外桃源的美好景象。
远远望去的三洲田,只见连绵起伏的群山,并不能窥得她内里的半点容颜。三洲田水库岸线随山盘曲,水面烟波浩渺,翠林掩映,空气清新,东北侧瀑布落差达百米,只见石壁凌空,飞花溅玉、幽静清新。随着蜿蜒盘旋的山路车行而上,渐远的盐田、沙头角留在了身后。天空的远处是大鹏湾,大、小梅沙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般镶嵌在湛蓝无垠的大海上。波光粼粼的海面映照着盐田港出入的货轮,偶尔几声汽笛声惊扰了正在觅食的海鸥,它们灰白色的翅膀拍打着海面,优美的身影牵引着人们的视线。夕阳如锦缎般铺泻在天边,金灿灿的与七彩的云朵交织成一幅绝美的画卷,让人不由得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们的心也随着眼前的美景浩荡开阔起来,才知原来喧嚣与宁静仅在一息之间。
转过了一个个高低起伏的山头,在一路青山绿水的缠绕相伴下来到了肥沃的山间盆地——三洲田村。山林中掩映着的是分别由几十户人家组成的上围、下围、南坑、阮屋四个小村庄。竹木结构的小楼外是养满了鸡、鸭、鹅、鱼的草甸子与小池塘,微风徐来,吹皱一池春水,却是山空林静,唯有鸟语依稀。芦苇丛边几只土狗儿相互追逐着嬉闹玩耍,不识人间愁苦滋味的欢乐样子感染着周围的人。
安然坐在丛林环绕的小楼上,用心感受着夕阳西下的醉人美景。沁人心脾的清凉空气从四面八方涌动而至,吹拂着裙角。那时那刻,令人不由得放下世间的一切悲欢,心境恬淡且安静,真切地听到时光流逝的声音,真切地看见自己灵魂的模样。
主人冲茶手势娴熟、地道,转眼间已为我们泡好了三洲田自产的绿茶,主人指点着我们先观其色、后闻其香,然后再品其味,淡绿色的茶汤清亮怡人,袅袅的茶香似乎汲取了天地之间的灵气,入口之后滋润的岂止是胃腑,灵魂也跟着盈盈如水般润泽灵动起来。那些遭遇过的美好的人或事,缓缓地涌上心头,怎能让人不想他呢!热情的主人又端上了三洲田的特产——南瓜茶叶瓜子,与茶叶同炒的南瓜子不腻不燥,还可降血糖,多吃几粒也不怕口干,与绿茶相搭蛮舒坦。喝了清脂的三泡绿茶之后,颇觉饥肠辘辘。此时,丰盛的晚餐已摆满了乌黑发亮的八仙桌,皆是正宗的客家风味。除了必不可少的客家酿豆腐、三杯鸭、泉水捞腐竹、黄豆焖猪脚、虾米猪皮膘、蒸萝卜丸之外,还有滋味悠长的土鸡汤、煎焖水库鱼,以及自家种的各式农家菜,佐以猪油渣爆炒,可以吃出青菜的甜味来。整桌的客家土菜观其色、闻其香已令人垂涎欲滴了,加了姜丝温热之后的客家黄酒给酒席增加了无限的趣味,果然如小仲马先生所言:“饭是吃给肉体的,酒是喝给灵魂的!”三五知己在三洲田的清风明月间把酒言欢,品尝着佳肴陈酿,此情此景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甚觉生活之美好与未来之可期。
推杯换盏之间不觉已是暮色四合时分,村庄也渐渐地悄无声息了,周围的群山也似倦了一般,没有了阳光照耀之下的苍翠之色,整个世界笼罩在神秘的黑色之中,一切皆沉沉睡去。在主人的盛情邀约下我们又移步茶台,再次闻香品茗,依然还是绿茶,此时的茶汤如山中清泉般涤荡着饱餐之后的胃腹,具有消食解腻的功效。
潮湿的夜风里有青草的味道,让人恍然记起童年在乡下的那些日子。黑黛的夜里只有晚归的车子驶过时,灯光照亮了路旁齐刷刷向后倒伏又再立起的青青野草,他们,如同恪尽职守的卫兵迎接着主人的归来。
借宿于友人的小楼,微醺之后思维放慢了许多,世间的功名利禄、爱恨情仇似乎也无挂碍了。沐浴之后躺在松软温暖的床上,转头可望见窗外远近的山峦,夜色中的山色也有浓淡之分,浓的是远处的山巅,淡的是近在咫尺的山坡,却也分不清是树还是草了。村庄里几十户人家的灯逐一熄灭,不一会都好似沉睡了,窗外的山色更浓重了,灭了屋里的灯那可真是“伸手不见五指”。细听窗外有山风吹过的飒飒之声,没有灯光、噪音的惊扰,睡得格外香甜、解乏,山里的夜尤其得长,同样的睡眠时间却感觉睡了很久似的。
清晨的三洲田静谧安然,早起的鸡悠闲地在草堆里刨食,空气湿润甘甜。山谷里有层薄薄的雾流动着,洇晕了眼前的风景。当金色的太阳从山头纵起,一瞬间照亮了远近的山林、池塘,三洲田又恢复了让人愉快的明丽绿色,让人不觉为之振奋起来,三洲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再去三洲田已是荔枝成熟的七、八月份,先入眼帘的是一层层绿油油的茶田,嫩绿的茶树整齐地排列在山谷中,每一片叶子都舒展在明媚的阳光下。一垄一垄梯田般的茶田使得荒山不荒,野水不野。当轻雾弥漫山间,采茶女的身影映在青翠的茶树间,客家姑娘、阿婶们戴着有黑布垂下的竹帽,是怕太阳晒黑了脸。此情此景,倘若竖起灵魂的耳朵,必能听到一支悠扬宛转的田园牧歌,使人忘情、忘俗、忘归。
两万多亩荔枝林环绕着村庄,泉水叮咚,空气清新,春暖时可巡山踏青;夏日炎炎之时,凉爽的山风消暑怡神;秋冬山珍正肥,游山采青,塘边垂钓,山林射击,让久居都市的我们远离喧嚣,回归自然。
荔枝成熟之时,漫山遍岭的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连叶带枝摘下来,洁白的果肉尚有阳光的余温,索性在荔枝林里席地而坐、大快朵颐,甘甜多汁的果肉让人无限满足,不禁想起东坡先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佳句。细心的友人早为我们兑好了温热适度的淡盐水,以消解荔枝的热气,让人不禁感恩大自然的眷顾与厚赏。
怪不得友人抛下高官厚禄、红尘情执,甘愿在三洲田里做名乡野村夫。同时也真让人感叹:上天真是厚待三洲田的山水村民啊!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马君桐)近日,作家南翔做客“山川上的中国”第七讲,以《短篇小说有多少种可能性》为题,与读者分享短篇小说的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