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张光岩)日前,“七十载共筑家国梦”——70岁老干部共话新中国风采对话沙龙活动在南山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菁英厅举行。该活动由南山区委组织部策划、南山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南山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联合承办。
活动特别邀请了6位新中国同龄人、南山退休干部,回顾他们70年人生历程,讲述新中国70年沧桑巨变,与年轻人分享家国情怀。南山区部分新任副科级干部、新进公务员职员,区直机关、教育系统、卫生系统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华侨城中学部分中学生等200多人参加了这一活动。
沙龙活动以“红旗下的淬炼”为主线,分为三大篇章。首先是“百废待兴: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来自南山区检察院的年轻干部夏丽婷给大家讲述了新中国初期,两名热血青年响应祖国号召,把最美好的青春芳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和石油事业的故事。
他们是原南山区检察院机关党委专职书记张志锋,20岁入伍,为国防建设15年辗转五大军区搞基建;原中海油南海西部石油奥盛公司科长刘世清,17岁成为石油战线的新兵,一生跟随着中国能源建设轨迹四海为家。在与两位亲历者现场分享环节,问他们对奉献的理解,张志锋的回答浸透着那一代大国脊梁的刚毅,“当兵就是为国奉献,只要党、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就会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刘世清的回答则饱含着一代人的骄傲,“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风气都是讲奉献,大家心中只有工作,很少想到自己。”
在“改革开放:我们来拓荒”篇章,来自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林小学的教师代表高倩颖讲述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两位中年人先后来到南山拓荒的故事。一位是原南山区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周少竹,从1985年大学自费来蛇口调研结缘南山,二十多个春秋,在三个局的创建中,以拓荒牛的精神,见证和参与了南山的沧桑巨变。
另一位是原南山区西丽小学校长曾伏虎,十三载栽树育人,终于把一个没有自来水、没有厕所、教师队伍不稳、生源不稳的落后农村小学,打造成为在全国颇具影响的示范学校。南山今天的辉煌,离不开当年无数人的拓荒。周少竹对这段经历充满骄傲,“人生最无悔的重大决定就是来到深圳、来到南山。”曾伏虎心也有同感说到,“我没有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两位老干部的心声,代表了一个时代无数拓荒牛的心声。
第三章节“新时代:我们都是追梦人”,来自卫生系统的代表王怡丹分享了两位追梦人,带领自己所在单位扬鞭奋蹄、逐梦赶超的故事。一位是原南山医院院长杨佳勇,8年任职期间,带领南山医院实现了“以微创、微侵袭、显微外科技术、介入技术、脏器器官移植技术”为鲜明特色,依靠技术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些领域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
另一位是原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创建校长禹明,带领南山二外,不仅教学成绩名列全区前茅,更重要的是通过启蒙和实践教育新理念,让学生从不受重视的小事做起,从会做人、做事开始,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成为了南山区教育的窗口和全国示范学校,也推动南山教育上了一个台阶。当问及两位老干部对追梦的感悟时,两位更感谢的是这个时代和这片热土。“没有这个时代,就没有我们的辉煌,就没有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杨佳勇说。
听了他们的故事,来自教育系统的中年代表杨征表示,会把今天在现场的所思所感融入工作,更加自觉加强师德建设,坚持立德树人的方向,用爱心与责任不断地唤醒生命,用良心和智慧塑造心灵。
来自南山区委组织部的青年干部代表唐驰也说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不辜负宝贵的青春,不辜负伟大的时代。”来自华侨城中学学生代表顾恒宇决心:“带着你们的期望,努力学习,积极承担,坚定不移地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新闻推荐
致广大市民:公共自行车建设、运营作为辖区一项民生、惠民服务项目,一直倡导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理念,在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