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让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
垃圾分类不仅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也事关城市、地区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南山区先行示范将垃圾分类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年底前,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所有住宅区实行“楼层撤桶”。积极推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实现全区厨余垃圾分类全覆盖。此外,建设完善九大生活垃圾分流分类体系,确保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建成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从学校等机关事业单位抓起、号召全民参与垃圾分类,营造良好文明氛围。
年内600个小区实现楼层撤桶
垃圾分类可以帮助大家共同营造绿色、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目前,今年南山区垃圾分类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从楼层撤除垃圾桶开始。
目前,南山区住宅区“楼层撤桶”工作正加快推进。截至11月11日,321个住宅小区已完成楼层撤桶,年底前完成剩余279个住宅小区的撤桶工作。
在区住房和建设局、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和各街道办事处协助督促下,小区物业每天都会对收集容器进行清洗或擦洗,确保容器外观与功能完好、摆放整齐、干净卫生。针对住户担心的电梯楼道卫生问题,小区物业将会安排清洁人员加强保洁。在定点投放方面,对确实无人照顾的残疾人、行动不便的老人可给予特殊照顾,安排清洁工、社工、义工等人员定时上门收垃圾。
确保回收利用率达30%以上
住户每天分类投放的垃圾,最终都去了哪里?
对此,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所有垃圾都会被送入南山区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内的对应分流垃圾处理基地,根据九大分类分流体系,进行分拣处理。住户分类投放的垃圾每天都会有专门的收运企业上门,不会混收混运,各类垃圾分流去向、数量重量都会被录入台账。
九大分类分流体是指玻金塑纸等低价值可回收物的收运处理体系、废旧织物收运处理体系、废旧家具收运处理体系、年花年桔收运处理体系、有害垃圾收运处理体系、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果蔬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绿化垃级收运处理体系、厨余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2018年南山区日均共产生生活垃圾约2757吨,其中29.4%已经得到回收利用。今年继续完善九大分流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规范作业,巩固提高分流分类收运处理成效,切实提高南山区生活垃圾减量率,确保达到30%的减量率。
垃圾分类宣传从娃娃抓起
垃圾分类见成效不是一朝一夕,观念的更新与习惯的养成需要日积月累。从教育入手,从娃娃抓起,让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上升为一种信念或价值观。
南山区把学校当成垃圾分类工作的一大宣传阵地。2018年年底,全区84所中小学校已全部完成垃圾分类学校创建,并完成校联动活动。今年,又从中小学扩大覆盖幼儿园、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力争实现垃圾分类学校全覆盖。
树立“小手拉大手”宣传思路,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会,提升广大市民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南山不少中小学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校本课程,开展多样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高等院校积极支持垃圾分类科研项目立项,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推动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创新,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资源化率。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垃圾分类实体体验馆,让居民从实际体验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西丽生态公园内,南山区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主体施工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和布展,有望11月底完成验收并开馆。
每天傍晚时分,鼎泰风华小区的刘阿姨会将已经打包好的生活垃圾分类投入到指定位置。如今,辖区越来越多市民积极参与,年内预估辖区市民参与率达到50%以上,垃圾分类文明之风蔚然吹来。
(罗晓 周冰倩 文/图)
新闻推荐
“土疙瘩”变脱贫致富“金元宝”南山区工商联“四位一体”广西百色扶贫帮困工作成效显著
本报讯(侨报融媒记者张珊)近日,记者从南山区工商联获悉,通过紧密联系企业的优势,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南山区工商联(非公党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