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秧子
2018年,作为引进人才,正高级教师王少平离开江苏来到深圳,成为盐田区云海学校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经历29年教海浪花的洗涤,最初的教育理想俨然已成了她心中一盏不灭的明灯。王少平说,她选择“在深圳重新开始自己的教学生涯,继续实践走出师范学校大门时的誓言”。在数学讲坛上耕耘日久,她对数学始终保持着一种执念,一路思考“如何让数学有温度。”
让小一的数学充满“烟火气息”
初至云海学校,王少平担任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师。
小一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数学基础薄弱,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如果一开始就直接按照课本内容把加减乘除的运算公式教给学生,孩子也能学会,但恐怕会因此在学习生涯的起点就对数学“敬而远之”。在多年的教学中,她见过很多纯靠死记硬背学习加减运算的孩子,“学得很累,基础却没打好,而且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为此,王少平把数学课变成了“说话课”和“画画课”——说数学话,画数学画。比如5+3=8,这个简单的式子会变成一幅画和一个情景故事——小河里有3只小鸭子游泳,岸上还有5只小鸭子。学生需要做的是讲故事,表达图画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涉及到了“河里有几只鸭子,岸上有几只,总共有几只”的数学问题。
“小一的孩子对于文字和逻辑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对于图画和语言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从他们擅长的方面入手,学习就多了几分亲切。”王少平说,如果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图画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完整表达出来,就说明他们理解了这个数学问题的构成,学会了加法运算。“通过"说话""画画",将抽象的公式融入到实际生活中,便于孩子们消化接受,也有利于培养孩子形成一种有序的思维方式。”
为了进一步拉近数学和生活的关系,她还请家长们在带着孩子购物时顺便教孩子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换算;她把枸杞带进课堂,利用抓枸杞的游戏教会孩子平均分的概念……王少平的课堂,就是这样生活化的课堂,变数学的枯燥为生活的灵动。在她看来,有温度的数学,就是要把抽象变得直观,让数学融入生活,充满烟火气息。
做年轻教师的护航人
作为一名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王少平认为,名师之“名”不在“高”、不在“特”,而应该在于有“落红护花之德”和“星火燎原之能”,在于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去影响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当前,深圳基础教育发展迅速,每年都有大量年轻的教师走上讲台。经验不足是年轻教师的短板。为此,王少平将自己的课堂开放给年轻教师,让他们边听边学习。她会指导青年老师研读备课用书,了解每个单元甚至每个课时教学编排的意图。她也会主动听课,深入到青年教师的课堂,根据每位教师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备课、听课、研讨,她从理念引领、教材解读、教学策略选择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经过她一段时间的努力,很多年轻教师在课堂调控、师生交流等方面,不仅提升了实战经验,理论积淀也日益丰厚,站在讲台前越来越有底气了。
给人一碗水,先备一桶水。这是王少平遵从的教育理念。“一些年轻教师不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他们会觉得这个内容很简单,为什么还要用一堂课来讲?”王少平认为,这种错误认知的根源是教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掌握不够到位,对学生的认知很不到位。“经过专业学习的成人可以很快掌握,但对于学习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都不足的儿童来说,教材上所有的知识都是未知数。”王少平说,“换位思考”是教师的必备技能,理解了学生才能理解教材的内容,才能上出一堂让学生听懂的课。一代代的学生听懂了,教师自己才能慢慢懂得怎么教。
校长点评
云海学校校长 温克强:
王少平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作为一名正高级、特级教师,她在教育教学和教研科研上颇有建树,但她并没有停止思考和研究的脚步。现在,她仍立足教学一线,关注着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不断进行审慎、深入、持续的研究。她带领青年教师一起磨课、研讨、读书、交流,耐心讲解、指导,亲自示范引领,促进了青年教师成长。和她在一起,总能让人品味到她身上的真诚、温暖和智慧。这就是王老师给人的印象。其实,这也正是一位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特征。
新闻推荐
“一规范一指引”打造食品安全“梅沙范本” 盐田区梅沙街道创新先行争当“食品安全示范街道”
▲盐田区梅沙街道召开推进“城中村”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梅沙街道党工委书记吴坤生(右一)率队检查辖区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