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生”们齐聚公园,手捧鲜花为老年大学结业礼拍照留念。
老年人“大学生”结业啦!近日,坪山街道老年大学第一年培训课程结业,200多名老人齐聚聚龙山公园,举行“结业礼”。这帮老年“大学生”重返青春一般,在公园里大秀才艺,还不时摆出各种造型拍“结业照”。
线上线下多个课程吸引老人参加
11月29日,结束了一年课程的200多名老年“大学生”,在聚龙山公园愉快地合影并大秀才艺。这一年,坪山街道辖区200多名老年人参加了街道老年大学课程培训,学到了不少知识。坪山街道以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和线上(视频、音频)教学模式结合,形成坪山街道特有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各社区、居民小组都有教学分支,老人们可在“大学”学到唱歌、舞蹈、乐器等多项技艺。
今年3月,坪山街道老年大学正式开课,上学期共开设4门课程,分别是合唱班、舞蹈班、国画班和健身操班,每个班约30人,自开课以来共服务2000余人次。其间还开设乐活大讲堂2节,共吸引80余人参加。除线下课程外,老年大学根据辖区老年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了线上课程分享,目前已经上线4节,共8节,包含亲子关系、婆媳关系、隔代教育等相关内容,让没有时间参加线上课程的老年人也能参与到我们的老年大学。这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老年人随时随地就能参与老年大学课程。
据了解,坪山街道老年大学自9月秋季开学以来,在上半年线下线上课程探索的基础上,结合辖区老年人服务需求初步调研结果,增加个性化的线上课程分享,线下增设书法班、象棋班、葫芦丝班、手工艺班。
实现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坪山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坪山街道老年大学坚持将“教育”“服务”“赋能”相结合,坚持党建引领、政府引导、社会赋能、老人自助的理念,不仅要让学员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帮助他们志愿到社区开展社会服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办学模式。“不仅要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更要引导老年人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
参加老年大学课程的学员通过学习老年大学线上线下主题课程,可以提高自身积极文化素养,促进老人年身心健康,实现老有所学、老用所用。同时也促进老人之间交流和沟通,营造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互相支持,达到老有所乐。坪山街道办还坚持把老年人教育和社区连接起来,鼓励带动老年人将所学用到社区服务中,参与社区治理,真正实现老有所为。
据介绍,坪山街道将完成老年大学顶层架构设计,建立一整套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可复制的老年大学运营体系,不断探索以人为本、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挖掘老年人中的“能人”“巧人”“匠人”,逐渐扩大老年大学骨干队伍。“将来我们不只是有国画班、书法班,还会有电脑操作、手机操作、AI人工智能学习班。”
接下来,坪山街道老年大学将以“街道+社区+各教学网点”三级办学模式为特点,统筹、落实社区老年大学分校,各花园小区、居民小组教学点,方便基层老人就近入学,便民利民,逐步实现服务街、社两级全覆盖。
采写/摄影:坪山通记者 曾海城 通讯员 黄淑兰
相关新闻
百名老人参加健康知识大赛
近日,坪山街道办举办老年人健康知识大赛,100多名老人现场答题PK。
据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健康知识大赛共计100题,内容涉及养生、饮食、运动及疾病预防等,题目提前发给报名的各组成员熟悉。比赛题目从中抽选60题,旨在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引导老人关注老年健康问题,树立积极的老龄观。以健康知识大赛的形式开展老年健康活动,一方面,增加吸引力、趣味性,另一方面,将老人单一的被动接受健康知识转化为主动掌握,从而更深入、全面地掌握健康知识。
活动结束后,拿到一等奖的杨阿姨激动地表示:“太开心了,这些题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有的不懂的还发动家人一起上网查,很实用,平常没注意的、不科学的生活方式要改改了。”
据了解,坪山街道一直致力于打造健康街道、活力街道,在大健康理念的基础上引入主动健康、积极心理、自然律例等新的服务形式,2019年根据老年人服务需求策划推出“颐乐生活365”坪山街道老年人健康促进项目,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营造“人人参与、家家宣传、预防为主、健康为重”的大健康社会环境,在长者服务领域助力打造老有颐养的民生幸福新标杆。街道接下来将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探索、构建健康养老、文化养老、智慧养老、特色养老等各大模块下的服务体系,在为老服务领域努力做到多元化、全方位、全覆盖。
采写:坪山通记者 曾海城 通讯员 张露 曾颖
新闻推荐
日前,坪山街道坪山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志愿者为80多名环卫工人送去冬被等爱心物资,为在创文一线、用汗水洁净坪山的环卫工人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