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深圳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长者助餐服务的工作方案》,解决困难老人吃饭难问题,社区长者食堂在全市全面开花。据市民政局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长者食堂达131个。愿景很美好,小小一餐饭,暖胃又暖心,更让长者走出家门,乐享社区养老氛围。然而,有市民反映,不少社区长者食堂开了第一餐后,因为补贴标准苛刻、补贴额度少、菜品单一等问题,少有长者前来就餐。南方都市报NDX实验室近日就此话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虽然有76.6%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设立长者食堂,但同时有53.8%的受访者担心目前开设的社区长者食堂会沦为鸡肋。
坪山街道:辖区业主群内提前一天发布菜单
12月10日中午12时许,南都记者来到坪山街道长者饭堂。不大的空间内摆放着几张桌子,墙面上贴着工作人员及供餐单位的资料,还有本周的菜谱,整体环境干净整洁,看上去像一个小型的茶餐厅。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介绍,他们会在前一天在辖区业主群内发布长者饭堂第二天的菜单,居民可以直接在微信上帮老人预约点餐,第二天到饭堂自取。记者了解到,当天共有14名老人订餐,在饭堂的一本登记册内,每天都有约10名老人领餐。
60多岁的段阿姨,是坪山街道长者饭堂的常客。10日中午,她带着孙子又来到了长者饭堂吃饭。据段阿姨介绍,她居住在附近的小区,因为子女工作忙,中午不回家,她带着孙子一个人做饭不方便,便经常到长者饭堂吃饭,“味道挺不错的,三菜一汤,很方便也很卫生。”工作人员介绍,有老人还会选择打包将饭菜带走,他们也为此准备了保温盒。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长者饭堂还会提供送餐服务,“目前有两三个老人是需要送餐的。”工作人员说,街道还专门配备了高保温的饭盒,确保饭菜送到老人手上的时候还是热的。
南都记者在现场走访时,饭堂的工作人员正在将当天各种菜品装进一个透明的饭盒里。该工作人员表示,长者饭堂每天都会对饭菜进行留样送检。坪山街道办公共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他们会将每天的饭菜及时送检,并保留48小时。
坪山街道长者饭堂与长者暖心坊等相关活动室设置在一起,不少老人家活动后会到长者饭堂用餐。据坪山街道办公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办每年的运营费是十数万元,包含了长者暖心坊和饭堂的日常管理,“但除了规定的户籍老人补助外,政府并没有对送餐单位进行额外补贴”。
龙田街道:各社区距离较远老人用餐不便
当天中午,南都记者还来到了位于聚龙花园二期的龙田街道长者饭堂,该长者饭堂与坪山区熟食中心设置在一起。南都记者看到,中心里面设置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桌面上摆放着“长者就餐桌”的牌子,墙面上也有长者饭堂的宣传牌,但该区域内没有一个老人在用餐。
在取餐处,南都记者看到有一个用纸张打印的“长者取餐处”区域,但摆放的还是熟食中心其他的菜品。工作人员表示,除了长者饭堂开业的前几天,其他时间并没有老人来用餐。不少工作人员对长者如何用餐、如何申请补助也表示“蒙查查”。
在记者走访的时候,一名居住在聚龙花园的业主也过来“吐槽”。她表示,自己平时在单位上班,80岁的老人独自居住在家中,当时知道长者饭堂开放的时候,她觉得这是挺好的事情。“我不放心老人一个人在家里开火,有长者饭堂,方便又卫生,这是好事。”但当她前来询问的时候,却没人知道老人给出明确的指引,而长者饭堂里也没有相关的文字指引。记者在现场想寻找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时,工作人员寻找一圈后表示负责人不在。
南都记者昨日电话联系上龙田街道办公共服务办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按照市区统一要求,长者饭堂对70岁以上或有特殊情况的户籍老人有相应的补贴,但需要户籍老人到所在社区进行登记,然后持卡消费,而非户籍人员则只能购买熟食中心的饭菜。至于工作人员对长者用餐情况不了解,她表示会对工作人员进行再培训。
该工作人员坦承,目前到长者饭堂用餐的老人“并没有几个人”,而且基本上是住在食堂附近的。该工作人员表示,龙田街道版图呈狭长区域分布,各社区距离较远,无论选址哪个社区,对其他社区老人用餐而言,都不甚方便。南都记者了解到,的确有不少老人因为长者饭堂太远,而不能享受到相应的服务。
不过,南都记者从马峦街道长者食堂了解到,该街道每天到长者饭堂用餐的老人平均约为30人。
声音
非户籍老人数量在深圳更多,建议也纳入
长者老人只对户籍老人开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长者饭堂的“效益”。南都记者了解到,坪山区马峦街道共有60岁以上户籍老人800多人,龙田街道60岁以上户籍老人844人,而坪山街道70岁以上户籍老人400多人,而因为坪山各街道区域较广阔,长者饭堂只能满足附近的老人需求,相对较远的老人不会因为5元补贴“折腾”去吃饭。
南都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无论是居民还是政府工作人员都提到,因为深圳市是一个人口倒挂的城市,尤其在坪山区,非户籍老人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户籍老人,如果长者饭堂想要真正发挥作用,惠及更多老人,不少人建议将补贴范围扩大到非户籍常住人口。
网络调查
76.6%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设立长者食堂
日前,南方都市报NDX实验室发起热点站站队话题《社区长者食堂开餐后冷冷清清,有人认为沦为鸡肋,你怎么看?》,截至12月10日共收回2289份有效问卷。其中,53.8%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开设的社区长者食堂会沦为鸡肋。
那么,社区长者助餐点还有没有必要设立呢?有76.6%受访者对此持肯定态度。对于长者助餐点,70.3%的受访者看好“品牌餐饮店里设长者食堂,老人可自由选择套餐”的模式。
统筹记者:陈荣梅 统筹编辑:柴华 采写:坪山通记者 曾海城 陈荣梅
新闻推荐
本报讯(深圳侨报记者吕晓春)近日,坪山区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在万晖五金(深圳)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该基地将通过法制教育、学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