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程玉珂
12月19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承办的2019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区第七届高质量课堂展示活动暨推进区域“课堂革命”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南山学校中学部开幕。此次活动除开展小学、初中教学展示和点评,举办专家讲座、研讨会以外,闭幕式上还将发布《基础教育高质量课堂建设的南山共识》(下称《南山共识》),进一步推进国家课程建设的高水平发展。中国教科院领导、各实验区专家团队成员,实验区参赛教师及观摩教师和中国教科院各实验学校校长、学科教研员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15个实验区的教师
展示高质量课堂教学
开幕式上,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介绍了南山区教育局与中国教科院合作,对南山区实施课程改革、教育评价改革和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课堂教学展示分为小学段和初中段开展,来自全国15个实验区的教师为高质量课堂建设提供鲜活的示范案例。其中,小学段教师在育才四小进行数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展示,初中段教师在北师大南山附中进行语文、地理学科教学展示。
教育部教材局综合处处长韩春勇指出,本次会议立足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力推高质量课堂建设,准确把握了中央关于基础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改革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南山共识》聚焦六大内容
据中国教科院党委书记殷长春介绍,本届活动对教师展示的评分方式做了改进,课堂评价侧重高质量课堂的展示和交流,淡化比赛意识,不对教师教学进行综合打分,而是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分为信息技术、表达能力、教学设计等单独项目,根据不同的量化考核标准设奖,引导各区共同关注打造高质量课堂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要素。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余耀贤介绍,南山鼓励教师发展各自的教学特长并通过改变教师评价方式来体现,这一评价改革也将通过发布《南山共识》得到推广。
余耀贤在报告中介绍,在打造教育的南山质量的基础上,南山区开展了教育质量的五年攻坚行动,在教师中倡导质疑探究、努力学习、合作分享和教师引领的课堂价值观。即将推出的《南山共识》主要聚焦在六个方面——一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如何聚焦学生的学科的核心素养;三是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是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五是创新教研管理的机制;六是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马琳洁)昨日,记者从南山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获悉,粤海街道辖区内的102个小区全部完成楼层撤桶任务,是南山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