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5G等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面临着挑战。教育如何面向未来培养创新人才;现有的课程体系和学科设置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老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特别是,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盘”的课程体系如何构建?坪山区以“品质系列课程”作出了课程体系构建和学科设置的先行示范。
专题
坪山探索:
STREAM课程成果初现
引爆区域课程创新构建
12月20日,第五届深圳教育改革创新论坛评选结果公布,坪山区教育局《区域STREAM课程实施常态化》被评选为“年度最受欢迎教育实事”。
理由是:STREAM教育实施方案,加快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构建跨学科、跨学段的STREAM课程群,发掘和推广STREAM教育的成功实践范例,践行教育课改和科研先行示范,努力让STREAM教育惠及全区师生,让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成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基因。
作为6个学科融合、打破学科边界的STREAM课程,从2017年开始引入坪山区中小学校后,已有近万名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老师们逐渐学会了跨学科课程怎么教,学生们适应了项目式学习怎样学。更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在以色列外教的指导下,可以用中英文交替授课,学生们在两种语言切换的课堂上,无障碍听课,兴趣盎然。在实践中,老师们还大胆探索再创新,在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讲授中,也尝试融科授课,一节课由2-3个学科老师共同讲授。课堂生动活泼、充满创新,引领学生带着问题研究,不仅大受学生欢迎,也得到了家长的交口称赞。
顶层设计:
坪山课程改革进行时
力推区域“品质系列课程”
坪山区教育局成立后,一手抓学位保障,一手抓教育质量。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彭尧带领区教科研团队,针对坪山教育的问题和短板,出台了《坪山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通过六大行动,夯实教育质量基础,激发教育活力,打造保公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深圳东部教育高地,办坪山人民满意的品质教育。
作为教育质量保障的学校课程,如何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如何面向未来创新人才培养,形成具有坪山自身特色品质系列课程。经过前期起草、专家论证,坪山区结合深圳创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要求,聚焦“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任务目标,积极构建区域课程改革新路径,拟定了《坪山区构建“品质系列课程”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建立了“引领性课程、普及性课程、个性化课程”三维一体的课程框架,形成从课程规划、实施到评价的完整的管理与实践体系。引领性课程聚焦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涵盖生涯教育课程、跨学科融合课程、STREAM教育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等课程;普及性课程有针对性地加强家校共育课程、阳光阅读课程、底色艺术课程、悦动体育课程;个性化课程则注重提升学校个性化课程品质,为学生提供丰富可选择的校本课程。
彭尧表示,“品质系列课程”以独具特色的前沿、创新课程统领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具有坪山特色和示范效应的课程体系,让科学和创新成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基因,推动坪山教育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实施路线:
三年功夫磨一“课”
形成经验辐射与推广
《方案》将在2020年启动和实施,2021年进入深化和示范。按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进”分项分层进行课程建设。
到2022年,《方案》进入第三阶段,总结成熟经验、提炼优秀成果,以推动优秀教学成果的辐射与推广,发挥方案的延续性作用。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人的使命。”彭尧认为,改革创新的区域课程品质必将强力助推坪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坪山教育的力量。
统筹/文/图:伍曼娜
制版:向丽宇 王娟娟 黄炽林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余俊杰)12月22日,坪山文化智库召开2019年度第二次全体会议,总结回顾坪山文化智库2019年的工作并展望202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