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梯队成员参观方舱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区人民医院)
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李多云
2月12日 星期三 晴
昨天早上没有接到入舱的通知,继续在酒店大会议室练习穿脱防护服。我是传染病学专业毕业,穿脱防护服和隔离衣对我来说不是难事,但还是要多练习。我们团队里很多队员是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平时穿防护服的机会少,我教给他们一些穿脱的小窍门,为自己能帮到队友感到高兴。
中午12时接到通知,医生将于14时准备进入方舱医院,每个地方队选派一名医生。很荣幸,我被队长孟新科主任和龙翔医生推荐为我们队的第一梯队成员。我知道责任很重,需要记住入舱的每一个细节,回来要分享给队友们,方便大家尽快熟悉流程,尽早进入临床工作。
匆匆吃完午餐,13时就开始准备入舱的物资,因为对方舱的防护物资准备情况不完全清楚,我们广东队的医疗大组长建议大家带一整套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隔离衣、防护面罩、N95口罩、手套、帽子、鞋套……同宿舍的丁玲妹妹也一起帮忙准备,短短的两天时间,我俩已经亲如姐妹了。
东西准备好以后就是等待,但是进舱地点和时间迟迟没有确定下来,14时没有按计划出发。听医疗队长说,我们上班的时间地点是由武汉方面安排的,我们需要再等通知,但一定会提前2小时通知大家。
在等待中收到消息,当天不入舱了,不过20时第一梯队要去方舱医院参观熟悉流程。我们将进驻的是武汉客厅方舱,就在金银潭医院的正对面。参观过程中,武汉本地医生给我们介绍了入舱和出舱的行走路线、舱内的具体临床工作。
今天中午,收到最新消息,今晚20时我将作为广东医疗组第一梯队的医生入舱。目前,方舱收治的都是轻症和普通型患者(主要为了集中隔离并及早识别出有重症化趋势的患者),每位医生将要管理100~150名患者,每个病人都不能忽视,要仔细评估每位病人病情,适时判断出重症,及时转诊,因此,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大。
我相信我能把这些工作做好,我们深圳的每一位队员都能做好,这是我们这次来武汉的使命。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深协和 整理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马培贵)7日上午,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率队调研检查前海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