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姚卓文 记者 韩文嘉 李丽 何亚南 焦子宇
昨日是深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学的第一天。正在湖北老家的坪山中心小学二(4)班学生吴轶凡昨天与同学们一起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能在线上和熟悉的老师同学一同上课,真好!”吴轶凡的家长说。
昨日,全市674所义务教育学校同步开启“空中课堂”在线教学。这一新鲜事物对不少老师和同学们都是新的挑战,而从开学首日情况来看,线上教学虽然作为“权宜之计”,但也有自己的特点,而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开始思考这一模式对教育改革即将带来的推动。
师生“试水”网络课堂
记者昨日上午进入深圳第二实验学校的在线教学平台体验了一节初二的数学课,由于课程内容以讲解习题等复习为主,与高中的在线教学相比,初中课堂上学生参与度更多,与老师的互动也更强。老师也充分利用平台的举手、发言等功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回答提问,以此弥补无法面对面交流的不足。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教学处副主任左明云告诉记者,与高中部不同,学校初中部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线教学不仅在每节课的课时上有所缩短,而且在课中老师也会有意识地增加3到4分钟的休息时间,避免学生长时间用眼。
宝安区实验学校初三学生小廖告诉记者,开展在线教学前,班主任会将班级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到7名同学,并建立起QQ学习群。老师在线教学时,同学们不仅可以在评论区及时将问题反馈给老师,老师也会同步使用QQ群,让学生通过QQ语音来回答老师的提问。
鼓励学生合理规划时间
比起传统课堂,许多学校在线上教学阶段给学生留了大量自主学习的时间,而除了文化课之外,学校还为学生们规划了亲子交流、了解时事、家务、美育的时间。
深中龙岗小学校长王立芹告诉记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密切亲子关系,是学校设计“空中课堂”的出发点:“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每天安排在线学习的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节直播课,老师们也会推送一些精选的官方优质课程。”记者了解到,该校还将建校伊始就启动的“美丽心之约”转移到了线上,通过教师在线指导,鼓励家长深度陪伴孩子,每天进行亲子交流、快乐家务,家长打卡记录学习过程,帮助孩子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
坪山区竹坑学校校长耿晓龙说,学校线上教学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坪山中心小学校长黎金涛介绍,每晚7点-9点都会在微信或QQ群进行家校沟通,由老师及时收集家长对线上教学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保障教学质量。
福田区华富小学语文老师于俏介绍,自己所教的四年级语文在线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借助市教科院资源包,与学生们逐一分享古诗故事、课文朗读、名著欣赏微课、整本书微课以及习作教学等内容;学校还借鉴了胡一凡老师的书法资源,采用线上学习、线下练习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在家每日练习书法;阅读在线软件也派上了用场,孩子们在线朗读、在线评分,可以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保持规律作息 开展生命教育
竹坑学校校长耿晓龙说,线上教学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不仅对学生是新鲜的,对教学管理更是一种挑战。“一改线下面对面的方式,线上教学能更好地实现信息与课堂的融合,不断鼓励教师研发新课程,从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形成教育新路径。”耿晓龙对记者说。
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教师张然认为,线上教学对学生来说,是特殊的体验。老师应教会学生认识“生命”,消除恐惧;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珍爱“生命”,保护健康与安全。同时,思考“生命”的价值,培养责任心,激发学习动力。“我计划在班级内开展以生命教育、道德教育、责任教育和理性认知教育等主题的班会课,设计一系列话题在班会上讨论,比如"追星",比如什么是"心存敬畏",如何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将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和故事化为课堂养分,启发学生们讨论对这次疫情的所思所感。”张然对记者说。
在给全校学生线上上完体育课后,盐田区外国语小学东和小学蒋卫主任表示,“毕竟隔空面对学生与家长,无法看到大家的面部反映。不过,看到讨论群里发来的献花与反馈,又有一些小兴奋。这种新的学习与交流的形式,打破了时空界限,让我的教室可以容纳上千人。这是科技的力量,同时触发我更积极地思考,如何不谋面,也能吸引学生和家长的注意力,让他们跟随我们动起来、玩起来、学起来!”
新闻推荐
辖区全员上下都在用实际行动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工作人员派发防疫宣传资料。“五类群体”在一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