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清洗垃圾桶。
▲2月13日,工作人员在对八卦岭篮球场垃圾转运站压缩箱进行消毒。
▲2月13日,环卫工人冒雨在进行保洁。陆颖 摄
疫情发生以来,深圳人一定会发现,这座城市并没有因为人们都宅在家里而停止运转,落叶被及时清扫,街道每天保持着干净的模样,生活垃圾每天都被运走,垃圾桶、转运站频繁消毒……当绝大多行业停工时,环卫战线上的人们始终坚守岗位,默默为市民守护着美丽深圳。
据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统计,自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1月24日至2月12日,深圳全市共出动环卫工人832313人次,环卫作业车辆79745辆次,全力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这意味着,每天有4万多人次的环卫工人坚守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以更严格的标准力保深圳的洁净、力保全市人民的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避免病毒传播。
清扫保洁工作执行更严格标准
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紧急印发《关于开展冬春季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环卫行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性消毒工作指引》《公共厕所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全市环卫行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除了加强日常的清扫工作,环卫部门还加强了清洗和预防性消毒工作,以保障市民和环卫工人自身的健康。
在福田区八卦岭篮球场垃圾转运站,环卫工人阙大姐正在对地面和垃圾压缩箱进行清洗和消毒。疫情发生以来,每次作业完成后,她都要进行这样的操作,除此之外,还会有专门的消毒人员对转运站的墙面、地面、站台、垃圾压缩箱以及周围环境喷洒消毒一次。而垃圾收运人员亦会对垃圾运输车、手推车等环卫工具进行冲洗和喷洒消毒。
在公共场所,果皮箱、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每天需要清理收集垃圾两次并加强清洁与消毒。而公共厕所里,保洁员每天要进行全面冲洗,并用消毒液全面喷洒消毒两次。对公厕地面、蹲位、门把手、水阀等部位进行擦拭或湿拖。
严格的清扫保洁标准,为市民守护着安全的公共空间。
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全量焚烧
据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提供的数据,1月24日至2月12日,深圳全市共出动平板车29268辆次,勾臂车13784辆次,共收运处理生活垃圾154840.26吨、餐厨垃圾8231吨,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全量焚烧。
南山能源生态园里,垃圾焚烧炉24小时运转,每天南山区所有的生活垃圾、福田区部分生活垃圾都会在这里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已实现日产日清全量焚烧,对疫情的防控无疑起到重要作用。运行总监姚建兵介绍,生活垃圾密闭运输进入卸料平台卸料,垃圾池内的空气被抽入焚烧炉内助燃,使得整个垃圾池形成负压,气味不外溢,而焚烧炉的温度高达上千度,焚烧无疑是最彻底的杀灭病毒方法。
目前深圳各垃圾处理厂均已采取封闭管理,所有进入人员均要测量体温并登记。对焚烧厂垃圾池、控制室、作业车辆、进出通道卸料平台每天都会进行至少两次消毒。市环卫处还联合大疆农业依次对全市四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及盐田焚烧厂共11.8万平方米厂区进行全面消毒。
一线环卫工人加强个人防护
疫情发生以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对一线环卫工人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并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目前一线环卫工人作业时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勤洗手、勤消毒,并每天进行健康监测工作。
在垃圾转运站工作的阙大姐表示,目前每天上班前都要先测体温,领取口罩、手套等基本防护用品。据了解,目前在户外作业的环卫工人,每天要消耗2只口罩;而像阙大姐这样在垃圾转运站这类半封闭环境工作的,每天可能要用掉3~4只口罩。橡胶手套平常一周一副,现在三四天就换。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目前已累计调配发放口罩约93000只,橡胶手套约12000副,护目镜400副,消毒液16吨,已分配到处属单位、各区、各环卫企业等基层一线。
防护用品告急亟须支持
环卫作业点多面广,作业人员数量大且均需与外界接触,防护及消杀用品特别是防护口罩消耗量很大,现各环卫企业的储备物资日渐短缺且自筹难度较大,亟须支持。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目前正多方协调,竭力寻找货源渠道,并发动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爱心企业、热心市民等社会力量共同支持。
市环卫处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如果有多余的口罩等防疫物资,或有可以即刻排期生产口罩、防护服、防护手套、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的厂家资源,可联系以下单位捐助:
1.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资金捐赠)
联系人:常青
联系电话:13824373815
2.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物资捐赠)
联系人:张晨辉
联系电话:13824326139
注:所有爱心捐赠的资金及物资,都将用于深圳一线环卫工人的工作防护,欢迎市民监督。
(陈龙辉)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高灵灵通讯员汤芳熊娟莉)1月20日,深圳市公安局盐田分局举行2019年工作总结表彰会,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