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纳)近日,微信团队对5名利用微信销售假冒口罩的违法人员分别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公开赔礼道歉并各索赔100万元人民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已于3月10日正式受理此系列案件。
记者获悉,微信团队经过对用户投诉线索的研判,发现这些不法分子利用朋友圈发布某知名品牌口罩的仿冒品信息,以线上付款、线下发货的方式开展违法活动。微信团队依托微信品牌维权平台与该口罩品牌的权利人迅速对接。经品牌权利人权威鉴定,这5位违法人员销售的口罩均为假冒伪劣商品。
微信团队表示,利用微信软件销售假冒口罩的用户已经严重违反了用户在注册微信时签署的《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第8.1、8.2、8.3等条款约定,包括且不限于进行“提交、发布虚假信息,或冒充、利用他人名义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误导、欺骗他人的”及“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等合法权利的”行为等,不法人员依法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微信团队在起诉书指出,被告通过微信销售假冒口罩的恶意行为,严重违反了《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相关条款约定,亦严重损害了原告的商誉,给原告及微信产品带来巨大的损失,亦对社会公共利益及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微信对售假者发起了民事诉讼。
微信方面表示,广大用户如果发现违规行为,可点击公众号、小程序或个人账号的右上角“…”-“投诉”向平台反馈。
微信处罚4300余个违规公号400余个违规小程序
又讯(全媒体记者王纳)在3月15日微信发布了近期针对“疫情违规”行为的公告。公告显示,微信全面打击“疫情违规”,目前已对近期平台上存在的售卖野生动物、哄抬物价、诈骗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个人账号、公众号、小程序进行了批量处理。
从2020年1月至目前,经用户举报,微信共计对3200余个发布违禁品售卖信息的微信账号进行处罚;对1800余个发布违禁品售卖信息的微信群进行处罚;对1000余个发布违禁品售卖信息的链接进行封禁处罚。违禁品售卖信息包括野生动物、违规药品、医疗器械、个人隐私等。
同样,利用公众号、小程序的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微信也会对违规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并视其恶意程度对违规的公众号、小程序进行阶梯式处罚。
自1月20日至今,微信针对涉及口罩欺诈、疫情诈捐欺诈等违规行为,共处理违规公众号4300余个,小程序400余个。此外,从1月起,已处理违规贷款公众号1000余个,小程序30余个;处理客服欺诈类公众号1200余个,小程序120余个;处理家电维修欺诈类公众号1300余个,小程序20余个;售卖假货相关公众号800余个。自1月27日至3月8日,微信共计对7000余个微信品牌维权平台上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口罩等防护用品的用户举报线索进行核实,并按规定予以处理。对超10000个确认存在欺诈行为(如虚假售卖口罩、虚假募捐诈骗)的个人账号进行了阶梯式处罚,对超3000个确认欺诈支付账户进行限制处理。
根据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用口罩、护目镜等医用器材,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以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处罚,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新闻推荐
南山设立民营企业 融资担保基金 规模达5亿元,助中小微企业融资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罗立兰)“设立规模5亿元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南山与3家担保机构合作,为辖区企业融资做担保”,这是记者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