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龙岗绝大部分工程恢复施工。图为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里,工作人员正在加紧作业。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深圳书城龙岗城,家长和孩子享受阅读时光。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龙岗的街道上陆陆续续就有环卫工人开始一天的辛劳。或是几片树叶,或者几张碎纸,环卫工人们正认真梳洗着城市的精致。而城区昨夜经历了春雨的洗礼,越发显得英姿勃发了。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龙岗区被划入低风险地区。连日来,龙岗区持续巩固防疫成果,坚持守好每道防线,整个城区在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大项目相继开工启动,道路交通逐渐繁忙,公共文化场所、旅游景点等陆续恢复开放,商圈餐饮行业有序恢复堂食服务……越来越多的龙岗市民走出家门,开始读书、购物、吃美食、逛公园,城区大街小巷重回人间烟火,生气渐浓。
春光里,龙岗跑出城区复苏“加速度”。这座城区被渐渐唤醒的生机与活力,藏在众多细小而真实的数据里,也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丝丝场景中。
●统筹:崔璨撰文:崔璨徐烜和徐剑李丹
1全面吹响复工号角
骨干企业生产迈入正轨
下午5时,驱车在龙岗区黄阁路上,道路两旁是天安数码城、留学生创业园和创投广场。这里既有办公楼宇,也有企业厂房。与2月初得的空荡荡相比,这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不少上班族行色匆匆,踏上回家的路。
而在距此6公里的宝龙工业园,上个月还大门紧闭的工厂,也逐渐恢复生产。货车来来往往,不少厂哥、厂妹也正结伴归家。
这便是复工近两个月的龙岗。繁忙、热闹、活力依旧。“感觉往日的龙岗又在慢慢回来。”在龙岗中心城,一位白领说。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这些园区、企业的恢复生产,也正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强区的龙岗,制造业正在逐步重回正轨,产业也在加速复苏。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宝龙工业园区的海能达通信有限公司。作为全球专网通信领域的龙头企业,该公司已于2月初复工复产。尽管复工已近两个月,但这里的防疫措施丝毫没有松懈:任何人进入园区都要量体温。安保人员还要为每个人全身上下喷酒精,全面消毒。生产车间内,随处可见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标语,生产线上戴着口罩的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尽管第一天的复工率只有20%,但是伴随着生产人员的到位以及政府的帮助,目前我们公司的产能恢复率已经超过80%。”海能达通信综合管理总监孙泰信告诉记者。“按照往年惯例,一季度都是我们企业的生产淡季,销售额占全年的比重并不大。此外,我们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在专网通信领域也是龙头企业,客户需求始终是旺盛的,因此疫情对于我们的影响有限。”
海能达的复工是龙岗骨干工业企业的缩影。记者了解到,华为、比亚迪、深南电路等一批区内骨干企业都已在2月10日或之前恢复生产。业内人士表示,龙岗产业的一大特点是,骨干企业是工业发展的“火车头”,“随着重点工业企业的陆续复工,龙岗今年的产业"基本面"有望得到保证。”
龙岗骨干企业的生产已逐步迈入正轨,那区内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是否也已复苏?在中小企业集聚的大运软件小镇内,正值午饭时分,记者看到,园区内人来人往,不少餐厅都有人就坐。“目前,园区超过90%的企业已经复工复产。”大运软件小镇党委书记宋俊平告诉记者。
而在位于坂田街道的天安云谷,以及园内各楼栋的主要入口,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有序引导车辆驶入停车场,并为各人员测量体温。据悉,这一景象已持续数日。“前段时间找车位还很容易,现在停车又变得困难了。”园区内一位企业员工向记者说道。
事实上,在龙岗各产业园区内,企业复工复产正分批、分次有序推进。在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园区用实际行动书写防疫、生产“两手抓、两手硬”的答卷;企业则通过严控人员出入、加密场所消毒卫生频次等方式,严格防控。根据最新统计数据,目前,龙岗复工企业已超过2.7万家,占比超96%。区内百强企业已经全部实现复工复产。
2聚焦土地整备等五大领域
243个重点项目火速推进
“今天我们要完成6根立柱的混凝土浇筑、6000方土方外运……施工作业还涉及到暗挖隧道的初支施工,大家要注意防护,确保安全,做好施工监测。”3月23日6点半,地铁16号线龙城公园停车场项目现场值班员正在布置一天的施工作业任务,不一会,工人们开始搬运材料、开动机械,轰鸣声、焊接声、切割声此起彼伏,奏响复工后的施工大干“交响曲”,与春日的晨光交相辉映,动人心弦。
一年之计在于春,奋斗正当其时。
日前,龙岗区召开持续开展“双年行动”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征地拆迁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吹响了全年重点项目建设和征地拆迁攻坚战的号角。
今年,龙岗区将聚焦综合交通、公共服务、治水提质、环境提升和土地连片整备等五大领域,重点推进243个项目,总投资估算810亿元(不含地铁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0亿元。
在综合交通方面,龙岗区重点推进项目116个,包含5条轨道、8条高快速路、33条“断头路”、70条其它市政道路。重点推进工作任务186项,其中征地拆迁任务61项,完成龙坪路等58项征地拆迁任务;前期工作任务31项,实现布吉三联路市政工程等45条道路新开工;工程建设任务94项,完成坂雪岗环城路(1标下沉段)等54条道路建设,实现不少于10条“断头路”建成通车。
在公共服务领域,龙岗区重点推进项目48个,包含22个学校建设项目、16个医疗卫生项目、7个文体民政项目、3个保障房项目。重点推进工作任务81项,其中征地拆迁任务5项,完成区第二人民医院(罗岗地块)、园山文体中心等征地拆迁任务;前期工作任务35项,实现深圳十七高新建工程、横岗文体广场等12个项目新开工;工程建设任务41项,完成深圳外国语学校(龙岗)国际部永久校区、市人民医院坂田院区等13个项目建设。
在治水提质方面,龙岗区重点推进项目20个,包含4个河道综合整治工程、5个水质保障工程、5个防洪排涝工程、6个饮用水入户及管网改造工程。重点推进工作任务32项,其中征地拆迁任务2项,完成甘坑河综合整治工程、布吉水质净化厂三期工程征地拆迁任务;前期工作任务11项,实现2020年龙岗区龙岗河、深圳河、观澜河流域河流水质提升及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等14个项目新开工;工程建设任务19项,完成岗头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龙岗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等6个项目建设。
在环境提升方面,龙岗区重点推进项目44个,包含12个公园建设及道路绿化项目、27个城中村综合整治项目、5个城市安全项目。重点推进工作任务69项,其中征地拆迁任务1项,完成宝龙龙湖体育运动公园建设项目征地拆迁任务;前期工作任务26项,实现区儿童公园、丁山河两岸景观提升建设工程等27个项目新开工;工程建设任务42项,完成雪象体育公园一期工程、坂田街道坂田居民小组城中村综合整治工程等19个项目建设。
在土地连片整备方面,龙岗区重点推进项目15个,包括7个较大面积产业空间整备项目、8个利益统筹项目,重点推进工作任务共22项,涉及土地整备范围约20平方公里,全年完成不低于120公顷连片产业空间整备。完成平湖金融基地和宝龙高新园北片区2个连片整备项目土地征转,完成布吉罗岗地块等2个利益统筹项目土地移交入库,加快推进嶂背片区等其余项目完成利益统筹立项、实施方案编制及留用地规划审批等工作。
3恢复堂食后客流回升
各大商圈安全“重启”
各大饭店陆续恢复堂食,大型商场、超市客流又恢复了往常……这几天走在龙岗的街头,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人渐渐多了,久违的烟火气也一点一点回来了。
“您好,请出示"i"深圳健康码。”3月22日中午,记者来到龙岗区万科广场,只见顾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出示健康码,有序进入散发着淡淡消毒水味道的商场。周末饭点时段,一些餐馆门口排起了不短的队伍。记者注意到,不少顾客进入商场后,直奔高楼层的餐厅“解馋”。
“前段时间就听说龙岗恢复堂食了,今天就带着孩子来餐厅吃饭。这是我们疫情以来第一次在外就餐,感觉好极了!”在商场某客家餐厅内,王女士告诉记者。
像王女士这样的顾客不在少数。记者注意到,恰逢周末,万科广场内不少餐厅里都有客人隔桌就座。“太想念这里的小面了。”“太久没来了,味道还是一样好”。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湘菜、西北菜、杭帮菜、川菜、港式茶餐厅内,不少食客被压抑太久的食欲瞬间释放。
记者了解到,在龙岗区多部门的服务和指导下,区内餐厅已于3月初逐步恢复堂食。入店展示i深圳健康码、顾客信息登记、店内隔桌用餐、推行公筷公勺等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也随之配套实行。
“最近生意慢慢好起来了。”某餐饮店老板向记者表示,目前自己店铺的客流已经恢复到往日的五成左右。”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而位于大运新城的山姆会员商店,工作人员正在货架旁进行补货。伴随着客流的稳步上升,超市内的补货也恢复到了日常的频率。“登记缺货、补货、消毒,这一套流程我们每天要进行好几次。”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正值周末,记者注意到,不少周边居民来到超市采购生活用品。在收银区,顾客排起长龙,等待结账。
这是龙岗区的线下消费逐渐回暖的一个缩影。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初步得到控制,龙岗区内线下门店的客流和销售额正稳步回升,戴着口罩出门逛街,也成为市民们周末放松休闲的一大选择。“目前,我们店内的客流已恢复近五成,销售也恢复了六成左右。”在宝能城市广场内,某服装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近日来,龙岗区在继续抓好复工复产的同时,着力推动复市复消,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积极释放被冻结的消费需求。相关数据线显示,目前龙岗区超市卖场累计开业率接近100%,95%左右的购物中心和百货企业已正常营业。
4重现车来车往
公共交通全部恢复正常运转
“第一次觉得这座城市车来车往的样子那么美。”早高峰时段,开车途经龙岗大道上班的刘先生告诉记者,感觉路上车的数量跟疫情前差不多了,不少红绿灯都需要等上一段时间,不像疫情刚开始那会,等红绿灯总是“孤零零”的。
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连日来,笔者发现,龙岗多条主干道,车辆逐渐增多,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也逐渐恢复了原来的人气。
跟刘先生有一样感受的还有往返于市区和龙岗两地的张先生:“水官高速感觉恢复了以往的热闹,有时候在高速出口还需要排上一会儿队。”作为连接龙岗与原关内地区的大动脉,水官高速逐渐忙碌的景象就是一个信号。张先生表示,他已经上班近一个月,看着水官高速上车辆逐日增多,这也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回到了龙岗,并投入企业复工生产当中。
公交班次逐步恢复运行也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活力。中午时分,笔者前往龙城广场公交站台,有乘客正在候车,几分钟后,一辆361路公交车驶入站台,车厢内醒目处均张贴有防疫宣传知识,车厢内可闻到淡淡的消毒水味,乘客基本已坐满。
在龙城广场地铁站,这里是龙岗中心城的重要站点,周边林立着大批住宅小区、商场、行政服务大厅。中午时分,笔者在现场看到,人流如织,在地铁站C出口,1分钟便有近30名乘客出入。
龙岗的轨道交通也在加速建设。3月18日,地铁10号线顺利通过单位工程验收,并力争今年内通车。目前,全线23个车站(除岗厦北站)已封顶。其中,影响全线开通初期运营的附属结构出入口、风亭等需开挖基坑总数共计118个,目前已完工115个。
而龙岗另外两条在建线路,地铁16号线已于2月21日实现全面复产复工,3月1日达到了节前最高施工水平。笔者了解到,自3月份项目部劳动竞赛开始以来,地铁16号线在短短3周时间完成产值超2.5亿元,全线施工围绕着年度产值计划目标持续向前推进。地铁14号线30个工点已全面进入正常施工,全线返深作业人员达到6655人,其中,车站围护结构累计完成65%,主体结构完成35%,各项工作正如火如荼推进中,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
5走出家门尽享春光
公园、图书馆等文体场馆悉数开放
“两个月都没有动了,以前基本上都是天天打羽毛球,这两个月没打,浑身不舒服,来了以后出完一身汗,感觉很爽!”3月23日下午,笔者来到深圳大运中心的羽毛球馆门前,市民吴先生刚和朋友结束一场久违的羽毛球赛。
在加速复工迎春来的同时,不少龙岗人同样选择走出家门,约上三两好友,或逛公园,亲近久违的山水自然;或走进体育场馆,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或到图书馆、美术馆去,感受文化的魅力。
3月24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闭馆60天的龙岗区图书馆正式恢复开放。不少对知识渴求已久的市民有序入馆借阅书籍。复馆首日,龙岗图书馆就迎来200多名读者,总馆及恢复开放的分馆新增办证28张。
龙岗区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该图书馆为每一个阅览室、借还书机均配备了洗手消毒液及一次性手套,并设有专门的图书紫外线消毒处和自助图书杀菌机,为每一本流通过的图书消毒杀菌,最大程度地保护读者身体健康。
作为龙岗的文化标志建筑,红立方恢复开放后,开馆时间调整为每周二至周日9:30—17:30,市民可通过深圳·红立方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目前,深圳·红立方严控入馆人数,其中科技馆日接待量控制在800到1000人,科技馆、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两馆在同一时间段将人数控制在300人左右。
3月23日下午,笔者来到深圳大运中心的羽毛球馆门前,市民们三三两两,结伴而来,预约成功的市民在进入球馆前要出示“深i您—自主申报信息”,测量体温后,登记电话号码以及身份证等,最后出示订场信息。
而从3月25日开始,深圳大运中心的室外篮球、足球等场地也开始恢复对市民开放。不过,在疫情防控期间,深圳大运中心实行的是线上小程序预订场地,前台不设现场订场,也不支持电话订场。大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场地开放后,定场人数开始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在大芬美术馆,“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第八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正在筹备当中,这场将延期至5月5日的展出,将展出198件作品。
在龙岗的各个公园,春色并未因疫情的暴发而受到影响,处处姹紫嫣红,不少游客也选择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走进公园,亲近自然山水。据统计,从3月17日到3月24日,龙岗区直管的10个公园,入园人数达129349人。从3月25日开始,疫情期间关闭的公园公共卫生间全面对外开放。
龙岗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周末,龙岗区的公园入园人数较前段时间有大幅度提升。比如龙城公园在3月21日入园人数有1万多,达到去年平均人流量的2/3。
新闻推荐
全市各区(新区)均设立企业用工余缺调剂服务专线 人社部门推动企业间“共享员工”
▲中盛珠宝抛光师交换到航嘉驰源电气当物料检测员。市人社局供图深圳晚报讯(记者许娇蛟通讯员李晓霞)为加强企业用工余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