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建成现场图。
(记者 李秀瑜 文/图)皇岗口岸重建工程有重大进展。记者从市建筑工务署获悉,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于5月13日正式移交给市口岸办。投入使用后,可满足每日旅客3万人次、车辆3000辆次的通关需求。
皇岗口岸是我国第一个实行24小时通关的口岸,也是唯一全天候通关的陆路口岸。位于深圳福田区福田街道皇城社区,地处落马洲河套地区,连接对岸的香港落马洲管制站,于1989年12月建成通关。
由于口岸使用时间较长,亟需通过升级改造全面优化通关环境、提升通关效率,并通过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释放用地。
皇岗口岸重建是深圳落实“双区”驱动战略和推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根据规划,重建分三步实施:首先在货检区建设临时旅检场地,其次拆除皇岗口岸旅检片区老旧建筑,最后是建设新口岸。
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建设工程于去年6月底启动,占地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设置出入境查验通道各20条,车辆出入境查验通道各4条,将满足每日旅客3万人次、客车3000辆次的通关需求。
市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坦言,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建设工程选址于货检出境场地和入境场地中间位置,需要拆除货车出境一半的通道作为建设用地。在建设过程中,既要保证24小时正常通关秩序,也要服从口岸区域监管的各项要求,施工和通关互相影响,难度在深圳口岸改造和建设中前所未有。
项目组通过优化施工流程、创新施工工艺等方式保证边通关边建设,实现口岸通关与临时旅检楼施工两不误。创下旅检大楼从桩基开工到主体结构封顶仅用了90天、整个项目10个月实现竣工验收的建设纪录。
接下来,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将完成场地清洁、设备联调联试和消防、通关演练等各项收尾工作后,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深港双方协商情况择时开通。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宋月白)5月9日,福田区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场监督工作小组与述职部门工作座谈会,会上主要讲解了《2020年福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