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状态瓶
□ 肖庐奇
深圳市中小学生已全部返校复课。居家学习期间,同学们相对独立地上着网课,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随着同学们回归校园学习模式,对比就不可避免了。于是,很多同学不禁担心“自己会不会在居家上网课时,就已经远远掉队了”。面对这种担心,同学们应该怎么办?
“返校后,我掉队了吗?”
同学们首先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返校后,我真的掉队了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掉队的感觉从何而来。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感觉来自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例如,“别人比我学得多”“别人比我学得好”“别人比我学得用功”等。其实,仔细想想,会发现自己的想法都离不开与“别人”作比较。所以,有时候“感觉自己掉队了”更多是因为感受到了来自其他同学的压力。
同学们可以通过画瓶子活动来评估一下(见图)。先画出代表上网课时各个环节的小瓶子,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小瓶子上标出网课阶段的完成度,水面越高,表示完成度越高。再想一想,这个状态和平时在校学习的状态有什么差别。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看看究竟有哪些差异。
其实,同学们要明确,别人学得怎么样,和自己关系不大,要更多聚焦于自己已经做了的事情上,经常回顾自己做得好以及需要提高的地方,寻找自己能够不断提高和进步的空间。一周进行一次小回顾或一月进行一次大回顾,具体可以从听课感受回顾和评估自己的学习状态,例如“我能听懂吗”“能听懂多少”“作业正确率是多少”“考试的感受如何”等。
通过回顾和评估,有些同学会发现,自己对“学习掉队”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当然也有同学会发现,自己真的需要努力调整学习状态了。
3招调整学习状态
那么,即使同学们真的掉队了,该如何调整?笔者在此抛砖引玉,分享三种方法。
第一,重新定位对自己的认识。同学们发现自己“学习掉队时”,通常会从两个方面找原因——第一种会归因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例如“哎,我太菜了”“唉,我太笨了”等;第二种会归因为不够努力,例如“因为我没有多花时间学习”“因为我没有用心学”等。能力和努力虽然仅仅相差一个字,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却会带来不同的影响。总是归因为自己能力问题的同学,往往也不会相信能够改变现状,所以会选择“破罐破摔”;归因为自己不够努力的同学,可以通过外界督促和自我督促来提升学习的专注度,或投入更多时间在学习上,进而改善学习状况。回归校园,往往也会成为这些同学的促进因素。因此,如果同学们更多从努力的角度归因,就能更有信心去改善现状。
第二,重新定位目标。对于想要学习不掉队的同学来说,存在三个位置,即现状、原先的位置、理想中的位置。举例来说,假设现状是数学成绩“掉队”,定位在原先的位置时,目标是达到班级平均分水平,基础题正确率提高到70%以上;理想位置就变成,考进班级前10。一种目标很具体,很务实,另一种目标很宏大很美好。两种目标带给同学们的感受不同——具体的目标小而务实,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看到达成的效果,容易让同学们很有动力往前冲;过于宏大的目标,会让同学们觉得遥不可及,倍感压力,认为这个目标不可能实现。因此,为了保持持续的行动力,想要追赶的同学们,就要学会为自己确立具体的、可达到的前进目标。
第三,重新定位行动。面对网课学习后出现掉队的情况,不必拘泥于自己最熟悉的行动,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行动获得进步。例如,之前在学校上课时,可能从来没有发生过上课听不懂的情况,所以课后刷刷题,就能获得比较好的成绩。但在家上网课期间,听课不够投入和专注,开始有听不懂这一新情况出现,此时就应该先找任课老师,或通过其他渠道的网课资源补课,把基础知识点弄明白后,再适当进行课后刷题。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罗湖外国语学校心理教师
新闻推荐
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正式成立罗湖市监联合多部门开展“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宣传活动
罗湖市监联合多部门开展“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