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易隽,龙岗区龙岭学校、龙岭初级中学、东方半岛小学董事长,深圳市龙岗区龙岭邮票博物馆馆长。
他是深圳3所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其中龙岭学校和东方半岛小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龙岭初级中学是深圳市首个教育PPP项目。
2015年,他才进入教育行业,但他对教育改变人的事业非常喜爱。工作中,他与学校保持边界,只参与顶层设计,不参与教育教学的具体事务。龙岭邮票博物馆位于龙岭初级中学内,作为馆长,他每天都到学校办公,但很少在师生面前露脸。他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为校长和师生搭台的人。他希望学校办得足够好,民办教师的待遇能逐步提高,向公办老师看齐,初步实现同工同酬。
我们办学绝不仅是满足学位
南方教育时报:企业最初办学校的初心是什么?目前3所学校都是非营利性质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今年的疫情让很多企业自顾不暇,企业举办者和学校的关系会发生一些变化吗?
易隽:1988年,龙岭学校设立时是一所公办小学,2000年改制为国有民办学校,2001年增设初中部,2016年初中部独立,成为龙岭初级中学。我的父亲做了一辈子教师,到深圳后还是想从事教育行业,机缘之下承办了这所学校。2000年,我去过龙岭学校,当时学校只有一栋三层的教学楼和一些临时搭建的棚子,教学设施还比较差。经过这么多年提质优化,现在已经大不一样了。
2015年初,我接管龙岭学校,当年又开始高规格建设龙岭初级中学。目前,这两所学校分别有政府购买的1500个和800个公办学位。因此,学校里面既有公办学位也有民办学位,除了民办学位要交学费,师资、课程等都是一样的。
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不可避免。我们这3所学校都是非营利性质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目前发展良好,学位比较紧张。但我还是常跟团队讲,永远要有危机感,我们的办学追求不能仅仅是满足学位,市民渴求的是优质学位。
南方教育时报:龙岭初级中学和龙岭学校只有一墙之隔。龙岭初级中学身份很不同,是2016年深圳首个教育PPP项目(公私合营模式建成的学校),贵公司有30年运营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近4年过去了,这样的办学模式运行如何?
易隽:2015年刚开始接管龙岭学校时,我已在政府机关做了22年公务员。龙岭初级中学是深圳市首个教育PPP项目,公司中标后,我一边跑手续一边做
基建,7个月内完成工程,顺利开学,在当年算是一个奇迹。
这所学校目前也是集约土地的典范,土地利用率非常高,学校除24个教学班外,有大量的公共空间,如图书馆、邮票博物馆、大讲堂、游泳馆等,各场馆功能完备,现在我们还有午休房,学校发展后劲十足,一段时间内不会因为场地不足影响学校发展。我们的校舍拥有美丽的外表,我们还要赋予它有趣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师生眼中那种无法掩饰的热情。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社会资本投资办学,提供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一定要实现双赢。办好学校,必须有优秀的人才,比如好的校长、好的管理干部、好的教师队伍。那怎样才能吸引人才呢?要解决教师工作中的“辛苦”,给予教师足够的“薪酬”,搭建教师成长的“星桥”,最终抓住教师的“心灵”。目前,深圳教育PPP项目还不多,但我相信,优质的民办学校就是火种,办学模式是可以相互参考的,星星之火也可燎原。
办学相当于在演出一场大戏
南方教育时报:龙岗连续多年出台民办教育扶持计划,今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投入12亿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发展。作为躬身入局者,您认为民办教育的举办者还迫切需要什么?
易隽:龙岗扶持民办教育优质发展投入很大,这是好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就要给民办学校举办者以信心。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举办者一定不会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
办学相当于在演一出大戏,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搭台的人,举办者就是为校长和师生们搭台,让他们在戏台上各尽其能,各显其才。那我们靠什么生存?社会的认可,观众的掌声。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这个大戏台上,表演者全情出演、酣畅淋漓;观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紧接着,丰厚的回报如约而至。我希望学校办得足够好,我们民办教师的工资待遇才能逐步提高,向公办看齐,初步实现同工同酬。
南方教育时报:龙岭学校育人目标是“培养适应未来世界有趣有爱的人”。很少有学校会把“有趣”提炼出来放在育人目标中。您怎么看“有趣”,学校要培养的是怎样“有趣有爱”的人?
易隽:现代社会的人总会经历太多无趣的事情,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压力,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就会释放很多压力。什么是有趣呢?有趣就是一个人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们学校就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窗口,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多么有趣。面对这么多窗口,孩子觉得哪个有趣,就会自己钻进去,开始探索。在这里,学校起到了“点燃”的作用,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爱好,这非常重要。当孩子通过这些窗口发现更大的世界时,会带来很多惊喜。
不过,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并不容易。我希望学校有趣有爱的老师们,通过邮票博物馆、图书馆、各种艺术体育活动,把这种理念传递给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适应未来世界的素质。当然,“什么是适应未来世界的素质”,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我想应该包括强健的身体、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三观、审美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这些都将是陪伴他们一生的财富。这些素质综合起来,在一个人身上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有趣。
每个学校
都应该有自己的博物馆
南方教育时报:您将自己珍藏多年的1万多枚新中国邮品捐赠给社会,成立了非营利的龙岭邮票博物馆,并担任龙岭邮票博物馆馆长。企业办学不为营利,私人珍藏也捐赠社会,您是怎么考虑的?
易隽:在国外,博物馆教育已经普及,但国内做这块的不多。邮票是国家名片,博物馆是浓缩的人类文化史,我设立这个邮票博物馆,就是希望它能成为孩子们的博物馆教育启蒙,让他们明白博物馆可以是一个有趣又好玩的地方,是一个可以进行终身学习的场所。以后无论他们去到哪个国家、哪个城市,都愿意去当地的博物馆,通过博物馆打开一扇文化历史的窗。
博物馆可以用来做教育,也可以用来收藏、传播、研究历史文物,甚至可以单纯地只是一个供人们休息放松的场所。博物馆对外开放,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个为孩子们服务的空间,更能成为一个供整个社区沟通交流的公共平台。
除了参观,孩子们也会在这里上音乐课、戏剧课、绘画课,他们在课上特别放松,眼睛里都闪着光。其实,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博物馆,至于收藏什么,可以让孩子们去想。假如深圳很多学校都有博物馆,那学生还能常去不同的学校互访互动,博物馆教育就真正在深圳校园里生根开花了,这也是我的一个梦想。
南方教育时报:龙岭学校将“社校共融,社校共建”真正落地,数年来坚持打开门办校,现在已是社区居民的文体中心,是促进全社会素质教育和人文关爱的“深圳典范”。在布吉城中村的这所民办学校为什么这么做?又是怎么做到的?
易隽:我在城市规划部门工作时,就发现深圳的文体中心、文化馆等配套设施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利用率也不理想,工作日基本无人问津,周末和节假日又往往人满为患,不能很好地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龙岭社区也是这样,这里的大部分家庭经济水平偏低,社区内缺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比较匮乏。因此,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利用非教学时间及周末时间,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图书馆、邮票博物馆、龙岭大讲堂等文化场馆和体育场馆,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
我们的老师有很多专长,他们很乐意利用自己的专长自行开发一些精品课程,学校更乐意提供场地让孩子们可以在周末或暑假自愿体验这些课程,这不仅可以使老师努力提升教学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更珍惜资源。目前,学校的木工、国际象棋、器乐、绘画、游泳、攀岩等课程都非常受欢迎。
新闻推荐
率先发布“1+3”文化产业新政,扶持力度持续加码 龙岗文化产业迈步走进“春天里”
龙岗率先出台数字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图为在第十五届文博会龙岗力嘉分会场,两名青年现场体验传统印刷技术。南方日报记者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