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率先出台数字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图为在第十五届文博会龙岗力嘉分会场,两名青年现场体验传统印刷技术。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作为深圳市的文化产业大区和文博会分会场数量在全市连续11年的领跑者,日前,龙岗区对原有文化产业扶持政策进行了大规模修订。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龙岗区文化产业促进中心发布了《龙岗区经济与科技发展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实施细则》和《龙岗区文化产业集聚空间认定与管理办法》《龙岗区重点文化企业认定与管理办法》《龙岗区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认定与管理办法》“1+3”文化产业新政,在全国率先出台扶持面最广的数字创意产业专用扶持政策“龙岗数字创意产业50条”。
业内专家表示,龙岗区此番推出的文化产业新政经过广泛的前期调研,是“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
目前,龙岗辖区内文化创意园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竞相绽放。其中文创园区就有28个,全区更有超过6000家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坚力量。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龙岗全区文化产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56.22亿元,同比增长9.0%;创造增加值575.12亿元,同比增长8.0%。
文化产业已成为龙岗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持续加码和辖区文化产业的创新积淀,龙岗文化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南方日报记者崔璨徐烜和
A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2003年,深圳在全国较早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将文化产业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这一大背景下,龙岗区紧抓深圳“东进战略”发展契机,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抓手,“弯道超车”,实现了文创产业数量与质量双提升、业态从低端到高端、形态从单一到多元、发展模式从分散到集聚的跨越式发展。
龙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文化产业体系,开拓出具有丰盈形态的文化生态,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便是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决策部署,积极改革创新,探索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解决了发展路径问题,使文化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五年内3次修订并出台了新政策,这是前所未有的。”龙岗区文化产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龙岗区提前布局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通过规划带动质量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早在2013年,龙岗区就出台了《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施细则》,并纳入全区“1+N”产业资金扶持政策体系。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施细则》出台,该政策是龙岗建区以来扶持力度最大的文化产业资金政策,2017年共完成6990.91万元产业资金扶持,是2016年扶持总额的近2倍。同时,龙岗区还出台了深圳市首个文化产业专属的人才政策——《深圳市龙岗区深龙文化创意产业英才计划实施办法》,已认定多名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影视动漫、运营管理等类别人才。
华侨城文化集团、开心麻花华南总部、深圳文交所等一批国内文化产业龙头企业落户。全区还涌现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比如华为技术——文化软件和文化消费终端的跨国龙头企业及“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中华商务华夏动漫兆驰股份——年营收百亿级的上市文化企业,集内容制作、渠道终端和设备制造为一体的互联网电视领军企业。
资料显示,目前龙岗辖区共有文化企业超过6000家,其中规上文化企业591家,占全区规上企业总数的20%,重点文化企业60家,文化类上市公司9家,累计有15家文化企业被评为“深圳文化创意百强企业”。这些品牌企业正源源不断为龙岗文创注入持久动力。
B推动产业融合创新“文化+”产业新模式走出有效发展路径
2008年,深圳获得了中国第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设计之都”称号,“文化+创意”成为深圳又一新发展模式,催生了一大批设计企业和产业园区,创意设计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高额的附加值和增长空间。
同时,深圳还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科技”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高科技产业比较发达的优势,把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业态予以推动,以创新科技赋予传统文化以新形式、新内容,着力提高文化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
龙岗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整体基础上和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相似。
近年来,龙岗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园区企业数量逐年攀升,经济效益也逐年凸显。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龙岗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成了龙岗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梳理龙岗文创产业发展不难发现,多年来,从园区到企业,龙岗文创链上的各个环节也都在从单一模式转变为多元发展,文化+科技、文化+互联网、文化+旅游等的融合催生了文创新业态,诠释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多种可能。
从地理分布上来看,龙岗文创园区也从过去“单打独斗”逐渐转变为“抱团取暖”,形成集聚效应,谋取更大发展。
以大芬油画村为例,从过去传统低端低附加值的油画生产基地,转型成为高附加值的原创油画制作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油画第一村”。近年来大芬还发力电商,与阿里巴巴1688平台签约,设立“1688电商服务中心——大芬油画村站”,推动以大芬油画为代表的龙岗文化产业和其他专业市场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此外,借助文博会、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等平台,大芬积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成为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领头羊”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锋,享有“世界大芬”的美誉。
华侨城甘坑新镇首创IPTown模式,一举荣获首批国家文旅融合先导区(基地)试点,并获评2017年度“中国特色小镇项目品牌影响力”第八名,成为龙岗区一张闪亮的文化产业新名片。
首提“文化创客”概念的2013文化创客园历经四年多的发展,形成了“互联网+文化旅游”“数字创意”两大产业链,荣获广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荣誉。
此外,龙岗文创园区中还有主打特色印刷文化的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文博宫、水晶玉石文化代表“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石”文化代表龙园、眼镜文化代表“横岗眼镜时尚e城”、推广丝绸文化的中丝园、主打展览展示的DCC文创园等,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创产业形态,展现了强大的文化内生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龙岗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氛围的塑造、城区韵味的提升,更是为辖区经济多元化、发展新业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说。
C推动产业集聚化规模化专业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中心
文化东进,文创先行。
利用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依托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龙岗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的文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从地理位置上看,龙岗区文创产业也从过去分散发展变为逐渐集聚,并在行业布局上形成了六大优势产业集群。
其中包括以大芬油画村和中丝园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工艺美术产业集群;以华为终端、兆驰股份、艾比森光电为代表的文化装备产业集群;以铁汉生态、天擎建筑、绿尚设计等屡获国际设计大奖的实力设计机构为代表的创意设计产业集群;以上影深圳、叁鑫影业、大地动画等企业为代表的影视动漫产业集群;以中华商务、通产丽星等全国龙头印刷企业为代表的数字印刷产业集群;以开心麻花、鼎瀚文化、佳兆业文化等为代表的演艺娱乐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区多园”的空间集聚格局。
龙岗区委书记张勇表示:“龙岗文化产业基础好、条件好,是龙岗一张靓丽的名片。接下来,我们要发挥优势、对标先进,高水平谋大发展,通过真抓实干,做强做大龙岗文化产业。”
未来,龙岗还将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升级,全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通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创意产业中心,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据了解,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数字创意产业这两个国家级战略的深度结合,结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创建工作,今年年初,龙岗区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基地暨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综合发展规划,致力打造中国首个数字创意产业集聚示范区、粤港澳数字创意产业基地核心载体和数字经济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走廊。
龙岗区提出,将利用经济水平、创新能力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先行区,并划定35平方公里的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龙岗也成为全国首个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基地的区域。
根据规划,龙岗将从区域协同、产业提升、空间统筹、支撑体系等方面发力。包括多方位推动龙岗区与周边城市开展产业合作,重点加强与香港、澳门、广州等数字创意龙头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利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加强与广州在音乐、动漫、新媒体等领域的合作;对接世界三大湾区,形成跨越国界的数字创意产业合作交流格局,推动“龙岗创造”的数字创意企业、产品、人才和品牌“走出去”等。
依托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若创建成功,龙岗区将成为全省第二个、全市第一个按照新标准创建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这将是又一个历史性的契机,为龙岗文创产业再一次腾飞创造极大的想象空间。
■解码
龙岗“1+3”文化产业新政
点燃文化产业发展新引擎
龙岗“1+3”文化产业新政具有众多亮点,其中创造性地设置了“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既突出了重点又兼顾了全面。
数字创意产业是“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未来几年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实施细则》针对数字创意产业设置了19条“专用条款”共50项具体扶持举措。而针对文化产业整体上的产业集聚、企业发展、市场开拓以及产业配套四个方面,设置了16条“通用条款”共32项具体扶持举措。
最高奖千万元扶持本地企业发展
在产业集聚方面,鼓励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楼宇、文化产业专类空间、影视拍摄基地、影视后期制作基地等集聚空间,最高给予200万元的建设扶持。在企业发展方面,重点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对IPO上市文化企业控股子公司、“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深圳文化企业100强”,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
在开拓市场方面,龙岗支持企业积极参加交易展会,给予每年最高15万元的展位租金补贴;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对被认定为国家级和市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的最高给予50万元奖励;支持原创舞台剧开拓海内外市场,对符合条件的原创舞台剧在国内外巡演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奖励;支持文化消费创新空间建设,对文化企业建设“互联网+”“电影+”“音乐+”“书店+”“演艺+”“艺术+”等文化消费创新空间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扶持。在产业配套方面,支持构建产业服务平台、支持文化企业融资、鼓励保护知识产权、支持行业协会发展、支持举办行业活动。
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条款
2016年11月国务院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后,龙岗区就利用编制华侨城甘坑新镇产业规划之机,在全国率先谋划建设数字创意产业集聚区,并于2018年底编制完成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基地综合发展规划》《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综合发展规划》。
同时,龙岗提出在大湾区规划建设数字创意产业基地、依托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此次出台的《实施细则》专门推出涉及影视动漫业、游戏电竞业、网络视听业、数字设计业等“数字创意产业专用扶持条款”,共50项具体扶持举措,为全国率先出台的扶持面最广的数字创意产业专用扶持政策。
此外,新政还推出被行业誉为“扶持最全、最接地气”的“龙岗影视产业30条”。
疫情期间,文化产业领域内受影响最大的当属影视产业。为支持龙岗区受疫情影响的影视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尽快恢复元气,《实施细则》共推出了30项扶持影视动漫产业的具体举措。扶持范围、主体涵盖剧本、融资、制作(含拍摄、后期制作)、宣发、放映以及衍生业(含衍生品开发、经纪公司、软硬件科技开发)等各个环节,覆盖了影视出品公司、拍摄基地运营公司、影视道具服装器材租赁公司、后期制作公司、影院公司、宣发公司、经纪公司和影视科技公司共8类主体,对影视产业全闭环即全产业链进行了扶持,构建影视全产业链。“最接地气”体现在扶持门槛低、扶持放映本土电影、首创综合收益奖励等。
新政还在全国率先推出影视后期制作扶持政策、推出深圳首个电竞产业扶持政策、在深圳率先推出网络视听产业扶持政策,创造性建立了包括园区、楼宇、专类空间和文化消费创新空间以及影视拍摄基地、后期制作基地在内的文化产业集聚空间发展体系,实现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政策制定。
新政大部分政策条款均是根据企业需求进行量身定制而成,对推进龙岗与港澳地区在数字创意产业方面的合作作出了安排,将有利于推动龙岗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基地。
新政策条款以核准制为主,评审制为辅。为尽量减少政策弹性,压减政策执行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本次政策修订中,继续沿用“1+N”产业扶持政策体系的统一安排,将涉及资金的条款划分为“核准制”和“评审制”两类,达到扶持标准就给予扶持,基本没有自由裁量权。
原政策涉及资金扶持的21条中,有16条核准制、5条评审制项目,分别占比76%、24%,本次修订后的《实施细则》,涉及资金扶持的36条中,核准制项目34条、完整的评审制项目2条,分别占比94%、6%。
新闻推荐
受疫情影响 南土村农产品滞销 龙岗公安跨界直播为其带货民警出镜“解锁”茭白新吃法
“生吃一口甘甜爽脆,咀嚼两遍清香入魂”。直播间里,两位身穿警服的民警正在试吃纯绿色农产品茭白,并向大家介绍茭白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