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福田河清澈见底。本报资料图
深圳晚报讯 (见习记者 方舟)福田河全长6.94公里,北起梅林坳积水塘,南至深圳河入海口,是深圳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几十年间,从污水横流、河道黑臭到鱼翔浅底、水清岸绿,从市民掩鼻而过到夏日乘凉的首选之地……福田河不仅见证了深圳中心区日新月异的发展,也记录着深圳河流域治理的壮阔历程。
近日,深晚记者沿着福田河走访发现,河岸两边长满了绿植,有人正划船清理河面漂浮物,曾经污浊的河水已变得清澈见底。记者还发现,沿岸小区地面上的井盖,按照不同用途,被涂上了不同的颜色。
据了解,为彻底解决污水直排入河与雨污同流的问题,2019年起,福田区开展多项专项行动,对雨水和污水进行“分流”处理,对1410个小区进行正本清源改造,实现全区2114个排水小区100%达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推行之后,福田区成为全市首个污水零直排示范片区。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福田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主要指标达到Ⅲ类标准。
除了“看得见”的污染,隐藏在地表下淤塞的河流暗涵,也是河水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暗涵长期处于黑暗、密闭空间中,水体极易淤塞发臭。
为彻底解决暗涵的污染问题,福田区采用机械清淤和人工清淤相结合的方式,整治暗涵总长34公里,新建排水管20.1公里,清淤总量达7.29万立方米。同时,还在暗涵主涵道内安装了照明、可视化视频监控设备,以便于实时监测涵内情况。
市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经过一系列整治措施之后,目前暗涵水质已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
作为深圳河的一级支流,福田河由“浊”到“清”的历程,也是近年来深圳河流域治理的缩影。近年来,为彻底改善深圳河的水质,相关部门在流域内构建起“厂、网、河”一体化全要素的治河模式。一系列治理工程实施后,深圳河流域水质呈现持续好转的趋势。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深圳河口水质达地表水IV类标准,为1982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水平。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许依妍)日前,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发布了《福田房地产中介从业“八不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开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