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龙岗区海能达工业园区的生产车间,人机协作提高效率。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6月初,龙岗区工业互联网和鲲鹏生态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华为总部举行。根据协议,龙岗区将与华为公司携手,推动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全国工业互联网领先地区。按照计划,龙岗区将与华为公司在产业载体、企业信息化建设、智能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生态链、人才培养和鲲鹏生态体系构建六大领域开展合作。
其中,双方共同建设的龙岗区工业互联网云服务平台和龙岗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将有效解决辖区企业信息化建设覆盖不完全、信息孤岛未完全打通、自动化程度不高等核心问题,助力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是新基建的重要部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工业互联网”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从“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为更加全面的“发展工业互联网”。近日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指引》中,也提出将龙岗打造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作为全国工业第一强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镇的龙岗,将与工业互联网摩擦出怎样的火花?
●南方日报记者徐烜和崔璨
产业升级之新
开启龙岗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走进位于龙岗宝龙工业区的信兴眼镜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接入工业大脑的生产线正有序运行,多个生产环节实现实时数据监测和参数调优。试点阶段,仅对其中三个工序进行优化,即可实现生产环节节约100克的原料。
“联云上网,更重要的是做到生产数据可追溯。”该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解释,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以快速定位并还原生产环节问题,从而大幅提升质检准确率,减少返厂成本。据统计,信兴眼镜在接入工业互联网后,每年节省成本近百万元。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看来,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及产学研用各方积极参与下,龙岗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驶入快车道。
2018年,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构建核心支撑、融合应用、生态体系三大体系为总体布局,提高关键技术支撑能力,面向重点行业开展创新应用,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在生态培育上,龙岗成立了“龙岗区移动通信与工业互联网行业协会”,着力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此外,龙岗区还积极推动华为等龙头企业合力促进行业资源对接和应用推广,打造了良好的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形成了以专家智库为支撑、以产业联盟为载体、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体系作战”的强大优势。
在应用模式建设上,龙岗区不断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探索,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呈现出融合应用逐渐丰富,应用生态日趋成熟的良好发展态势,速加网、衣全球等一批“网络工厂”,创新了“总部(深圳)+工厂(珠三角)”进行跨地域生产制造的新模式、新业态。
例如,速加网为传统的机械零部件制造业构建加工协同智造网络,智能匹配供需信息、提供免费SaaS系统实现透明化生产。而衣全球则打通了渠道销售、数据运营、货品供应、库存管控,有效通过后端快反生产支撑前端直播。
可以说,工业互联网也促进了龙岗区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对企业的生产效率、竞争力、创新水平、盈利水平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此外,拥抱工业互联网也为供给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提供了蓬勃发展的条件。
目前,华为FusionPlant已服务企业用户2.4万家,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88万台套,工业应用软件(工业APP)数量超过2500个。
在骨干企业开疆拓土辐射全国的同时,一大批在细分领域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也在龙岗立足,开始崭露头角,优秀企业形成多点突破的格局。
比如,由信立、讯记等构成的本地产业群体,正为新的工业应用提供各类网络通信设备。德富莱、华制智能提供的智能工厂软硬件一站式解决方案,黑湖科技、蘑菇云开发的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华龙讯达的数字孪生技术正应用在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上。以捷普绿点为代表的智能化生产、以云工厂为代表的网络化协同、以欣旺达为代表的服务化延伸等服务正不断整合分散资源,赋能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龙岗区还通过区政府采购龙头企业协助开展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项目,实施“龙岗区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计划”和“龙岗区中小企业上云计划”。
该计划力争在5年内构建政府、工业云服务商和工业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加快“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推进区工业企业积极投入数字化转型,带动龙岗区整体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升工业互联网能力,带动制造业创新发展。
产业升级之喜
助力龙岗从产业大区迈向产业强区
日前,龙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邱少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基建是让龙岗区从现在的“产业大区”向“产业强区”迈进的关键手段。要加大新基建发展,国家政府亟须有相应政策措施来扶持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电力等领域的企业。
龙岗在新基建领域加大投资力度,调动辖区企业的积极性。目前,龙岗辖区企业已开始大力应用工业互联网,全区已有8家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体系纳入了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了降本、提质、增效与制造业的再升级。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工程师张译霖认为:“工业互联网除了能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还能帮助政府及时获取市场产业态势和发展需求,从而更准确地提供相关扶持政策,更好地把握市场平衡。”
换言之,对普通百姓来说,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可以推动智慧家居、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的建设,并将满足人们对各类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比如,人们可以更深入地参与到汽车的设计阶段,根据自己的需求,配置汽车的功能组合和外观结构,获取汽车的生产进程,进行汽车质量追溯等。
“以泛在互联、全面感知、智能优化、安全稳固为特征的工业互联网带来了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工业互联网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张译霖说。
而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田野看来,在抗击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极大提升了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处置效率,显示出工业互联网的内在优越性。“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企业投入资金建设工业互联网,以提升企业的业务质量和风险防控能力,推动业务创新。”
田野认为,龙岗区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广覆盖、高可靠的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正在加快建设,能力多样、特色鲜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已逐渐成形。
在未来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数字经济方面,龙岗区以区政府的名义跟华为公司合作,打造整个龙岗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推动全区约160家制造业企业上华为的工业互联网系统,来真正提升龙岗区制造业的效能;另外,在龙岗横岗的228工业区,打造AI小镇——人工智能集群的产业园,以此引进相关的5G、云、AI、计算等企业,最终形成5G、云跟AI的集群,实现产业的提升跟发展。
针对扶持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5年,龙岗区将通过跟华为合作,扶持辖区2000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实现上“云上平台的计划”,解决中小企业最核心最迫切的问题:把核心数据、核心的业务上云,提升整个内部管理的效能,从而更好地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产业升级之忧
龙岗如何利用工业物联网“先发制人”?
当前国际竞争不断加剧,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及地区都很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和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但在行业应用方面存在很多弱项,必须加大投入,集中力量,避免在新一轮竞争中再度落后。
工业互联网的好处人尽皆知,企业可通过数字化改造,有效推动生产模式升级,潜在的工业数据也具有很强的资源价值。然而,对于不少传统制造企业来说,走工业互联网转型之路仍面临诸多考验。
龙岗尽管是全国工业第一强区,但分析其产业类型可以发现,辖区内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高。缺乏转型动力,这可能是摆在龙岗产业进行工业互联网升级的第一道坎。
“改造的成本是多少?谁来承担改造费用?改造完又能带来多少价值?这是一些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所普遍关心的问题。”龙岗区某企业负责人认为,企业对成本非常敏感,在收益不明确的情况下,先投入巨大资金承担改造费用,是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想要改造却迟迟不改的原因。
在腾讯工业云总经理李向前看来,传统制造业更专注于自身业务,对工业互联网的认识更多从解决业务本身问题出发,如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进而带来可观的效益。这就要求平台从企业业务需求出发,从解决企业痛点出发,为企业量身定做专属的改造方案。
“目前龙岗的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较低,有超过55%的企业尚未完成基础的设备数字化改造。此外,行业间整体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超过50%的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尚处于单点试验和局部推广阶段。”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说,一些中小微制造企业发展较为粗放,利润率较低,无法承受数字化转型和新技术应用的高昂成本,导致缺乏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同时,在龙岗的整体企业构成中,华为是唯一一家千亿级的企业,第二梯队的两家企业年产值仅100多亿元,与华为不在一个量级上,某种意义上,龙岗的企业梯队存在“断层”,梯队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不要指望仅凭一两家大公司来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应该把一部分资源用来构建开放的平台服务中心,助力企业的转型发展。”徐晓兰说表示
她建议,龙岗应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科学应用服务平台。一方面通过平台接入运营商等数据,形成具备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数据资源,丰富补充现有政务数据,进一步夯实智慧城市建设的数据基础;另一方面,导入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开展前沿探索,解决大数据应用创新的关键问题,打通工业互联网创新链条的关键环节。第三,创新工业互联网服务模式和业态,形成一批满足大数据重大应用需求的产品、系统和解决方案,最终形成湾区独特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湾区工业互联网产业提供肥沃的数据土壤。
记者观察
工业互联网“遇见”5G
龙岗应激活内生动力
2020年是5G发展的关键年。6月22日,龙岗区7139个5G宏基站全部建成,以100%的完成率在全市率先实现5G信号全覆盖,比深圳全市计划提前了38天。
诚然,龙岗作为全国工业第一强区,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底蕴。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近些年龙岗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建设、质量效益等方面仍存在些许短板,这也是龙岗产业转型升级亟待解决的问题。
“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发展,或许能为龙岗产业转型所面临的困难提供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
5G最大特征是推进人机物海量互联,具有大带宽、低延时、高可靠等特性,不只具有消费应用的前景,更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工业互联网核心内涵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5G赋能工业互联网,将催生全新工业生态体系,二者融合将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汇聚了AI、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VR/AR、区块链等多种信息技术,加上5G铺设的“高速信息路”做基础,发生的“核聚变”能带来全价值链的提升。由5G来推动工业企业网络的智能化,是工业互联网里最重要的一个抓手,也是工业互联网最有力的竞争力。
5G商用已经起步,工业互联网方兴未艾,巨大风口之下,龙岗的各行各业都应当积极主动,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大历史机遇,与工业和其他产业一起构建一个共建、共享、共赢的生态体系,在需求端、供给端、产业界同步发力,激发“5G+工业互联网”内生创新动力,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这篇大文章。
声音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
发展工业互联网要以人为本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认为,工业互联网的要素可分为人、机器、数据三要素。而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应当真正把“人”为中心的思想作为核心理念。
“工业互联网不仅要将设备连接起来,还应将人与之连接。”李培根指出,针对智能化取代人力的大势,即便在未来,人的一些体力甚至脑力劳动会被机器取代,但人依然是企业的最关键因素。虽然程序性工作很容易被机器或是人工智能取代,但一些具有创造性和匠心精神的工种,依然需依赖人的因素。“我并不赞同企业在发展中超出自身情况盲目追求机器换人。”李培根强调。
“人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在工业互联等新时代,企业是先有用户再找产品,就是还没有产品的时候,准备开发产品时就和用户交互。”李培根表示,将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非常重要。例如海尔的“COSMOPlat”体系不光是用于家电行业,它已经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平台,做了很好的开创性工作。
新闻推荐
5G网络率先实现全覆盖 龙岗高中园即将开工防疫和发展“两手抓” 龙岗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防疫和发展“两手抓” 龙岗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