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丽
语文特级教师师修武有一种不急不躁的静气,头发花白,眼神平和,笑容可掬。5年前,他带着闪亮的成绩单,以中原名师的身份被引进到龙岗,在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重新起航。“不说大话,不说空话,不说假话,真诚做人,勤苦为师”,有20多年教龄和众多荣誉,他依旧选择做个“勤苦”的老师。人生只有几个20年,师修武选择把下一个20年职业生涯留在龙岗。
1
“勤苦”的语文特级教师
这是一位怎样的特级教师呢?95年大学毕业后,师修武被分配到自己当年梦想考取却最终留憾的高中任教,当初的激动和感慨可想而知。20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日夜,他从文印室拿出用蜡纸刻板复印的练习题时,双手沾染油墨;当年常在清冷冬晨和学生一起跑步的年轻人,如今头上已被粉笔灰染出零星的白发。近20年在古地陈州(今淮阳)生活,任教在有百年历史积淀的河南省级重点高中,师生一起反复研读《诗经·陈风》的诗文,在伏羲陵研究陵园楹联……走过的路都内化成了一个人的言谈举止。
在学校,师生们都喜欢称呼他“师特”,似乎只称呼“老师”还不够表达心里的敬重。“师特就算站在讲台上一语不发,也能让人感觉到经过岁月洗礼的书香气息,那种腹有书香、以经典为友的气质,愈发地含蓄内敛。”华中师大龙岗附中蔡嘉婧同学这样评价他。
“江湖淼淼传佳信,德义拳拳现忠肝。鄂郡繁荣期可待,樱花笑等再开颜。”,今年3月,师特应学校要求做了原创战疫诗《欣闻诸省下调应急响应级别有感》,为此反复斟酌了很多遍字词。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靠谱且沉稳;非常平易近人,从不会让人为难,精力充沛且年富力强……很多和师特共事过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凡事做细、做到极致就不免辛劳,做老师更是“勤苦”的事业,勤奋不懒惰,还要有吃苦精神,不能懈怠,师特常以此自勉。
2
状元是“撞”出来的,不是“培养”的
2017年广东省高考理科状元许家祥是师特的学生。升入高三时,许家祥各科成绩都很拔尖,但语文成绩却徘徊在115分。师特像研究病例一样研究起他的语文试卷,师生一起做试卷的“病理分析”,研究各种题型的提分空间和具体措施。在当年的高考中,许同学不负众望,取得总分704分的佳绩。当很多人盛赞师老师培养得法时,师特感慨:“成绩异常优秀的学生,可能更多获益于自己刻苦、高效的素养。而老师,只不过是幸运地"撞"上这样一位学生罢了。”
这对师生的相“撞”还产生了一些别样的火花。高三的学习除了让许家祥提高了成绩,还让他喜欢上了古文。他说:“师特对文言文的教学和解题有独到的见解,擅长以理性思维进行细致分析,使我们对文言文知识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大学时就喜爱琢磨汉字并发表研究文章的师修武,工作之后钻研教学,在诗词研究、音韵探究、教材建设等方面屡有专业文章发表,还曾参与编著文章学论著《说文解章》。高三教学任务繁重,但师特也会不时翻阅《史记》等书籍。因为想要给学生一杯水,师特就时时让自己的那碗水保持“小满”状态。
“得英才而教,教出真正的英才,才是幸事。”师特的简介后面附着这样一句教育格言。如今看来,他从不乏这样的幸事。职业生涯至今,他教过的学生中屡有高分英才。2013年高考,他所带的2个班级中,考取3个北大2个清华,其中还有当年河南省高考状元孙寒泊;2014年,他所带的高考班语文平均分121分……
3
“天天给小猪称重,它也不会长肉”
“如同饲养一只小猪,想使小猪增肥,不能只是天天称,还得天天喂。"称"并不能增肥,让小猪吸收营养方能增肥。”说起高密度考试和提分之间的关系,在农村长大的师特妙语连珠。同样,他认为光靠刷题检测也不能快速提高语文成绩,而应该通过阅读汲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不能以“查”补漏。
那高中生怎样才算学好了语文?师特言简意赅地总结说:会读会写。读什么、怎么读都要提前规划好。如面对文言文,不妨在高一时把《史记》列传部分选几篇做一字不漏地翻译,基础知识部分一定可获提升;古诗词不妨读读《唐诗鉴赏辞典》,先自己读着鉴赏,再对照参考的鉴赏文字逐一领会。底子打好了,高二坚持阅读,配套做点习题,相应的解题能力就可以固化下来。写和读密不可分,能力提升的道理也是一样。
“语文是文科,但语文试题是理科思维。”师特非常认同这一点,高三复习备考冲刺需得“道”,这个“道”就是理科思维的道。语文高分从来不是刷题刷出来的,有针对性地找提分空间、对写过的作文进行“升格”才是现阶段高考生最应该做的。
在课堂上花样激励学生,是语文老师,特别是高三语文老师的“日课”。师特也会总结高分考生的共通点,给学生一碗“带汤勺的心灵鸡汤”:会自学、会做题、刻苦、高效,高分考生优秀的自我素养不是一天练成的,当你能保证“一个错题不会错两次”的时候,就离高效近了一点。
4
上扎实的课,
师生要有明明白白的收获感
寓教于乐的氛围,让学生有所收获,这是师特一直追求的课堂效果。每次看到学生的笑脸以及眼神里的透彻,更加确定这一点学生听懂了、有所收获了,师特也会有一种信心倍增的收获感。“一节课应让师生都有所收获”,这是师特反复告知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秘笈。
怎样才能成长为特级教师?把课上扎实,有专业的想法,去观摩师特的现场课就能领悟一二了。师特在课堂上常有当下生成的内容,这在备课时无法预设,正是这样的意外之喜常让观摩现场课的老师们茅塞顿开:只有广博的积淀,才能“将语文的浪漫主义和高考的现实主义很好地结合起来”。
“上扎实的课,就是上明白的课,能把问题简练地说明白;教学效果好,学生能听明白。”师特说,想要做到讲课时举重若轻,就须搭建“专业想法”的脚手架。
“专业想法”是什么?老师们时常得自问:我要把课上成什么样?我要在我的专业领域达到什么高度?成长型老师一定要对未来有定位,对专业领域有独到见解。教学是“技”术活,年轻教师一定要打好基本功,实现高效教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育人和自我提升之“道”。
1993年,还在读书的师修武收到自己老师送他的一本小书《没有人看到草生长》。见了太多悄悄长大的孩子,当时他就发愿,成为老师后一定要看到草生长。“不说大话,不说空话,不说假话”的他曾寄语年轻教师:“请你们放心,我们会倾注所有的教研热情来帮助你们。你我相伴而行,泥泞处相互扶一把,迷茫时相互提醒一下。”他能做的并正在做的,只是想告诉所有他的“学生”:“若有人给你一盏灯,我给你月亮”。
校长点评
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 孙伟琼校长:
师修武老师是我校语文科组长、特级教师,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他连续四年奋战在高三,只要是学校需要,都会挺身而出。师老师对学生高度负责,亲和力强,做学生思想工作如春风化雨。他的课堂既能使学生学到语文知识,又能让学生领悟为人之道。2017届高考,他和其他学科同事一同努力,把许家祥同学培养成广东省高考状元。他依托工作室和科组力量,带领年轻教师做课题写书稿,磨课例搞研究,探讨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钻研教学困惑的突破点,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近几年市区教学大赛中,我校语文青年教师多次获得一等奖。
新闻推荐
●警星档案:黄结贤,男,1979年12月出生,2004年入警,现任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坪地派出所行动支援队队长。从警以来,黄结贤荣立个...